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銀行 / 保險 汽車 / 房產 / P2P > 新能源汽車掀起投資狂熱 2020年產能或超實際

新能源汽車掀起投資狂熱 2020年產能或超實際

2017-05-15 13:53? 來源:新能源快報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新能源快報

今年5月10日是首個“中國品牌日”,國家發改委提出要擴大向發達國家市場的出口、大幅提高中國品牌汽車的國際市場占有率的目標。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汽車產業目前存在大量閑置產能,是中國汽車急于“擴大出口”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底,國內整車產能可能會超過3700萬輛,而去年中國車市總銷量為2800萬輛。僅靠擴大汽車出口不能徹底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發改委同時鼓勵閑置產能向新能源車領域轉換,中國汽車行業因此將會發生深刻改變,電動、智能、互聯成為“新的風口”。各路人馬唯恐落于人后,在中國新能源車領域“磨刀霍霍”跑馬圈地。然而,蜂擁而至的資金和企業,讓新能源車領域一下子人滿為患。在2020年前后,也許新能源車市場將不得不面臨傳統汽車現在面臨的狀況:產能過剩,工廠剛投產便有可能被閑置。

  文/圖/表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偉力

  現象:

  新能源汽車掀起投資狂熱

  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大體被業內分為兩類,一類是依托強大的外部資本造車的互聯網企業,另外一類是傳統造車企業的老汽車人造“新車”。

  新消息不斷,5月初,小鵬汽車宣布生產基地落戶廣東肇慶,總規劃用地多達3000畝,一、二期總投資就高達100億元,年產能10萬輛。樂視汽車發文,莫干山生態產業園建設穩步推進,建成之后,將具備40萬輛的年產能。蔚來汽車在由與江淮汽車合作之外,還在武漢建立新的生產基地,年產能20萬輛。漢騰汽車斥資在江西上饒建設二期項目,建成后可實現20萬輛傳統和新能源汽車產能。而在今年3月,正道集團與京威股份共同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成立合資公司將投資120億元發展新能源汽車項目。

  傳統汽車制造商也不甘落于人后。大眾、通用、福特、豐田、日產等跨國巨頭皆在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計劃,大眾去年宣布計劃在未來3至4年間在華推出15款新能源汽車。長安、吉利、廣汽等中國車企也在不斷朝新能源汽車發力。長安計劃將陸續砸入180億元,未來十年將向市場推出24款全新的新能源產品,力爭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要達到40%。

  預測:

  2020年產能超實際

  據初步統計,中國汽車行業已有的新能源車整車生產能力不足80萬輛,2016年產能只有55萬輛。但在建產能已經超過200萬輛。

  按照有關部門提出的新能源車20%的增幅計算,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66萬輛,持續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114萬輛左右。但投資狂熱加速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建設和規模擴大,如果不對投資進行限制,到2020年,建成的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比實際需求多出兩倍多。

  2020年只是“第一輪”投資的成果體現,投資熱情將仍然不減,許多企業將目光瞄準并不遙遠的2025年,約300萬輛產能被列入規劃當中提上議程。記者初步統計,面向2025年,汽車企業新能源車目標產能累加起來超過580萬輛。

  與急遽增加的產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逐年滑坡,未來幾年,能夠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攫取大額利潤的汽車企業將越來越少。目前在中國“淘金”的傳統汽車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以及家電企業應該考慮——如何在新能源汽車利潤不斷下滑的情況下,維持產能的急遽擴張。

觀察

  產能適度過剩

  也利于競爭

  美國《華爾街日報》提出中國汽車產能將過剩以及中國新能源汽車2020年迎來投產產能激增的問題。對此言論,中國汽車業界似乎并不十分擔心: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可能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產能適當過剩才是市場經濟的常態。業內人士表示,從國際范圍來看,全球整車產能在8500萬~9000萬輛左右,銷售量在6500~7000輛之間,有效產能的利用率大約為72%~82%。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能集中在2020年前后建成投產,屆時,新能源車或已經成為新的消費熱點,迎來飛速發展的局面。事實上,從2003年開始,中國整車產能利用率一直不高,2005年、2011年和2014年三個年份處于“低谷”,產能利用率在60%左右。然而,中國汽車行業一直保持發展,從2009年開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業界普遍認為,產能適度過剩有利于競爭,進而淘汰不合格企業。

  部分車企的高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根本不用擔心產能過剩或產能不足的問題,因為生產線是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SUV火爆的時候可以多生產SUV,新能源車受歡迎的時候可以多生產新能源車。不過,他們也承認,目前汽車新能源車生產項目已有很明確的準入條件,但這些條件能否起到防止重復建設、過度投資的作用值得懷疑。

  新能源汽車

  或迎價格戰

  受政策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7年開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情況不盡如人意,1~3月銷量呈現負增長,并被美國重新奪走全球第一大新能源市場的頭銜,而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翹楚比亞迪,也失去全球新能源車企銷量冠軍的寶座。不過,業內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只是短暫經歷風雨,調整之后將逐漸恢復。

  5月2日,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4批)》,共包括96戶企業的453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93戶企業407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17戶企業44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2戶企業2個型號。進入2017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累計發布4批推薦車型目錄,共包括136戶企業的1473個車型。從推薦車型目錄來看,北汽新能源、華泰新能源、長安新能源、吉利、眾泰、海馬、力帆、野馬等品牌車型皆已入選。而在第三批的目錄當中,共有38款乘用車進入目錄,包括一汽、東風、北汽、吉利、江淮、廣汽以及比亞迪。兩批加起來,基本涵蓋國內大部分傳統汽車制造商。

  從傳統車企到互聯網公司,兩路造車勢力已經匯聚于新能源汽車,投資過熱無法避免,且只要風向一天不改,這種熱就會持續一天。價格戰一直是汽車廠家最不愿提及的一個字眼,但在市場上卻又是不得不采用的一種手段。隨著競爭加劇,價格戰難以避免會從傳統汽車燒到新能源汽車,共享租賃、共享汽車等全新出行方式的出現,為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提供可能。新能源車要從傳統汽車手中搶奪市場份額,價格戰也是難以避免,但這對消費者而言還是一大利好。


標簽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