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年乘用車零售高增長18%的光環下,根據09年購置稅階段性退到7.5%后,10年的車市增長仍較強的特征推斷,社會各方對17年乘用車市場較快增長仍充滿期待。
我們16年末的預測17年是零售增6.5%,批發增長8%,屬于當時偏保守的。客觀說大家對年初的低增長是有充分預期的,首先是春節因素的節前旺銷期太短拉低增速;其次是透支因素對17年1季度消費的分流。
但經過4個月的驗證,目前的車市零售增速是1月-9%,2月10%,3月3%,4月可能零售增速還要低于3月,1-4月并沒有形成明顯的恢復走勢。今年出現的新增異常因素就是韓系車的銷售低迷,這也是自主走強和韓國問題等多種原因的組合。
但3月的韓系受阻后,4月韓系銷量已經環比企穩回升,雖然其他車企也已經獲得部分分流增量,但4月車市的回暖依舊不明顯。且自主品牌的高增長逐步有持續減速的趨勢。因此我認為車市今年低迷有更復雜的環境因素,導致消費者的消費選擇出現異常調整,也就是先掙錢后消費。
習主席說的好,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是中央對居民消費心態的深刻洞察,是絕對權威的判斷。近期的中央特別強調要防控金融風險,這也是綜合的社會特征判斷,也就是社會進入樓市金融瘋狂的狀態。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住房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以來,以穩房價、去庫存、抑投機為特征的因城施策調控措施正在各地不斷推出或強化。從限貸、限購到限價、限售,調控的力度越發嚴厲,對于部分核心城市, 這些手段暫時穩定了房價,然而,投資需求的外溢又使得部分周邊城市房價看漲,引發了部分三、四線城市在第一季度的火爆行情,繼而進一步擴大調控的覆蓋面。
從樓市的資金需求暴增也體現了車市的購買力受損。2016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65萬億元,同比多增9257億元。2016年12月末,個人購房貸款余額19.14萬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全年增加4.96萬億元,同比多增2.31萬億元。2017年一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28.39萬億元,同比增長26.1%,增速比上年末低0.9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19.05萬億元,同比增長35.7%。住建部公布截止17年1月的個人住房貸款余額4.11萬億元。
目前的居民消費心態是投資買房的意識快速上升,年輕人的購房早于購車的意識迅速提升,形成房地產對車市的擠壓效應持續明顯。從1季度的車市增長看,縣鄉市場的增長不強,尤其是到3月的數據也是體現縣鄉市場的車市相對低迷。隨著三四線房地產去庫存的難得機遇出現,各方也不愿打壓三四線市場的購房熱情。
從前期的預期16年透支效應影響17年車市,轉而考慮樓市的三四線去庫存的重大任務,保護普通消費者的購房熱情是維護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因此今年的車市增長嚴重受制于房地產的結構性火爆。隨著車市高增長的三四線變成樓市的熱點,車市的增長壓力加大。
保樓市遠重要于保車市,因此17年的車市增速應該適度下調,我個人認為目前先從年末預計的6.5下調到5%以下較合適,隨后在9月左右再擇機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