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網》報道,日本高田公司目前正考慮申請破產保護,并將原有的業務部門出售給投資者新建立的公司,原公司再向車企等債權人支付問題氣囊帶來的召回開支。
在今年2月份,負責為高田制定解決計劃的外部委員會推薦寧波均勝電子旗下美國百利得汽車安全系統公司(KSS)作為其重組資助者。本田、豐田等高田債權人此前一直在與KSS討論如何支付因問題氣囊而召回車輛帶來的成本,最終基本同意建立新公司、再將核心業務轉至新公司的方案。
首先,高田將會申請破產,KSS隨后將投入2000億日元(約17.9億美元)創建新公司。新公司將收購高田包括安全氣囊、安全帶和兒童安全座椅在內的業務。美國投資公司貝恩資本將幫助KSS獲取必要資本。路透社指出,上述計劃能夠幫助高田化解危機,并且繼續經營安全帶等產品。
如果上述方案得以執行,高田自身將會承擔車輛召回導致的沉重債務,而KSS提出的收購金額將會幫助高田償還債務,但是最終高田公司也或將被清算。如果日本車企同意不向KSS或其新建子公司追究成本,上述車企自身將會承擔未來召回帶來的開支。
高田家族別無他法
截至去年是10月,高田問題安全氣囊僅在美國就造成11人死亡。美國交通部和日本交通部門命令召回所有存在風險的產品,導致全球10多家車企約13,000億日元的召回成本。
包括高田首席執行官高田茂久在內的高田創始人家族目前持有高田公司60%的股份,該家族希望能夠私下商談債務問題。然而,車企和資助者傾向更正式的解決方法。某日系車企的一位高管表示,“我們希望透明化的過程,因為我們需要向股東交代。”
即使高田能和一些債權人私下達成協議,但是類似車禍受害者的賠償請求高田就很難承擔。如果前文中提到的計劃一旦成真,該家族將會如何應對目前還不得而知。在重建的過程中,處于中心位置的仍然是KSS和高田管理層的商討意見。
汽車業一位高管表示,即使面對重組的情形,高田公司仍在汽車行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全球安全帶和安全氣囊市場,高田仍占有20%的份額。
據《日經網》報道,日本車企已經統計出召回帶來的相關費用。本田作為高田最大的客戶,2014財年和2015財年累計相關處理費用達5560億日元。高田的破產流程將不會為車企帶來額外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