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縣城的消費市場邏輯
不僅僅傳統行業,在縣城鄉村的土壤無法生長,連小劉這樣新穎的商業模式,也無法生存。
縣城鄉村的消費市場為什么如此萎靡?
我在思考,應該是是消費人口的缺失,導致購買力低下引起的。
年輕人是消費的主力軍,但村里的上大學的年輕人,留在省會城市工作。沒上學的年輕人,去沿海城市打工。
縣城,好就好在消費水平低,壞就壞在,只有消費水平低。
縣城缺乏機會,沒有熱錢,人情社會嚴重,缺乏工作崗位。寥寥的年輕人選擇不多,不是擠破頭考公務員,就是考教師資格證。
只有公務員和教師,才是體面的工作。
而就算是體面的工作,依然不會是高薪。這注定了縣城的日常用品消費總需求固定,利潤低。
消費升級的產品,根本沒有對應消費人群。
當一線城市的杯均30RMB的喜茶/瑞幸咖啡/鹿角巷等遍地開花的時候,縣城賣得最好的茶飲還是古茗,杯均10RMB。
羅胖在演講里提到古茗成功的秘訣,縣城和鎮上晚上的燈光一般不夠亮,你只要做一個很簡單的事:就是把奶茶店門頭的燈調得更亮,最好是能成為那條街上的路燈。
這樣就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其實不然,客單價貼合縣城的消費水準,才是奶茶店存活的不二法則。
否則,40塊一杯的精品咖啡店開在縣城,就算是用上氙氣大燈照亮,依然沒有市場。
我以為我找到了縣城消費萎靡的元兇:購買力低下。
但后來的認知告訴我,我被重重地打臉了。
04
在縣城,很多人都用力活著,但很少人用腦活著
雖然這么形容很刻薄,但看到人們花錢做出各種看似“無腦”的事情,真的很痛心。
在縣城,似乎只有坑蒙拐騙,才能賺到錢。
和初中同學的飯桌上,聽聞當年隔壁班的小美,做床墊生意,如今成為了縣城排得上號的富婆。
聯想到堂哥口中說的,縣城里燈具生意,稍貴的品牌燈具賣不出去,只好賣便宜的雜牌燈具。
賣床墊能如此掙錢?我有些質疑真實性。
后來我知道,原來小美賣的,是玉石床墊,要價3萬元到5萬元不等,買的人絡繹不絕。
沒錯,就是你第一時間想到的坑老年人的保健品床墊。
以送雞蛋或大米的小恩惠,召集老年人開會、聽課,宣傳洗腦玉石床墊包治百病的功效,免費體驗試睡。
每天大清早都有老人排隊,等著免費“試睡”。不愿意排隊的,或者覺得確實有功效的,就把養老錢掏出來買回家。
縣城每一個賺錢的暴利生意背后,都是靠收割窮人的血汗錢而來的。
第二個血汗錢收割機,就是低價旅游。99元西湖兩日游,399元香港三日游,699元三亞雙飛豪華游。
這樣大城市玩剩下的低價旅游騙局,在地方被受歡迎。結果可想而知,各種被套路買高價乳膠枕,玉石,名貴中藥材等等案例遍地開花。
第三個血汗錢收割機,是民間借貸。p2p以及各種高息攬儲的項目,你盯著別人的利息,別人看重的卻是你的本金。
我爸告訴我,小時候帶我練球的乒乓球教練,因為禁不住年化40%利息誘惑,民間借貸借出去200萬遭遇爆雷,拋妻棄子,已經跑路了。
我很震驚,也很忿恨。
起早貪黑開球館,拋去場地和雇教練的成本,凈利潤也不過年化20%,連騰訊這樣的互聯網獨角獸的財報,凈利潤也達不到年化30%。
憑什么你會相信,你的全部養老錢可以躺賺年化40%的利潤。
05跳出這個財富鏈底層的四點勸誡
這個社會里,信息和財富的擴散,像是沖泡一杯蜜水,蜜總是從杯口慢慢滲透到杯底。
因為認知和信息的差距,導致縣城和鄉村,就是社會這杯蜜水的杯底。
在城市被淘汰的保健品騙局,入侵著這里的老年人。在大城市賣不動的假貨,擺滿了這里的貨架。
這里的人們賺的不多,還最容易被騙。能不能跳出杯底,我有一些勸誡:
▌第一,保證全家人都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別說剛過溫飽線的家庭,在疾病面前,連中產家庭也顯得不堪一擊。
ICU的床位費是1萬一個晚上,特效藥的報銷比例接近于零。別聽信“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的鬼話。酒精和隔夜菜里的亞硝酸鹽一樣,都是一類致癌物。
▌第二,不要創業不要開店。
不要投入50萬裝修,開當地最大的網咖,因為等待著你的,是遙遙無期的回本之路。
不要開加工廠,一次工傷事故可能會吃掉你一年的利潤。
不要試圖開衣食住行以外的店,你的一己之力,無法違背市場規律。
小劉和堂哥,都是縣城鄉村創業的縮影。
作為一個沒背景沒資源的普通人,盡量找一份依靠技術和資源賺錢的工作,如果非要創業,請選擇輕資產創業模式,不要梭哈。
▌第三,不要投資,不要炒股。
股票,是資本操縱下的負和游戲,窮人根本沒有資格上牌桌。
徐翔案被曝光出的交易內幕,以及今年1月4號,央行降準消息發布前,券商入場拉升大盤等事件,都在說明一個真相: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極不對等的世界里,那些先知先覺的人的背后,是一把把明晃晃的鐮刀,等待收割散戶。
而投資,同樣是一件高門檻高風險的事情。
如果你遇到了一筆很容易的投資機會,它一定是個陷阱,包括但不限于p2p,民間借貸,分紅型保險,原油螺紋鋼等期貨。
▌第四,為了孩子和自己的起點,請在能力范圍內,在最高級別的城市,買房置業。
能買北上深,就不買杭廣蓉,能買省會,就不買縣城和地級市。
三四線房產只有居住屬性,無金融屬性。
如果還來得及,請賣掉三四線城市投資屬性的房子。
未來三四線城市,將迎來滯漲時代。(原標題:縣城賺錢的暴利生意背后,收割窮人的血汗錢)
更多精選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