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央行降準、降息刺激購房需求?
央行降準、降息
1月4日,央行宣布1月份將連續降準2次,累計降準1%,抵扣到期MLF等票據后,釋放基礎貨幣8000億元。與此同時,美聯儲也透露出2019年將暫緩繼續加息的消息,中國央行在喘了一口氣后,預計2019年還會繼續采取降準和降息的措施。
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央行降準、降息,不僅能夠緩解房地產市場資金的需求,還能夠降低房貸利息等居民購房成本,刺激購房需求。
目前,銀行體系內流動性比較充裕,在1月份連續兩次降準預期下,銀行體系的資金對外投資的積極性開始提高。在美林時鐘的投資規律作用下,當下銀行多選擇債券市場,降低投資風險。
于是,開發商就紛紛發債,僅在1月7日(1月4日降準后的第一個周一)就有濱江、華僑城、葛洲壩等企業宣布發行公司債,而且發債利率已經從之前的8-9%,降低到了6-7%的區間,國有企業發債利率更低。
實際上,銀行對于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貸也在放松,2018年11月的數據顯示,當月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當中,國內開發貸款增速已經告別負增長,同比增長12%。
2018年12月,國家發改委還放松了對于企業債發行的要求,允許符合條件的房企發行企業債,而且允許發債所得資金用于補充流動性資金的比例提高到50%。
開發商流動性壓力得到緩解以后,就會繼續拿地,將房地產投資拉回平穩的狀態,市場預期向好,人們往往更有信心買房。
大家都預測2019年央行還會有一輪降息的動作,基準利率下調,房貸利率也會下調。預計基準利率下調0.5%的話,會刺激房地產市場銷售額上漲5%。
在我看來,即便是央行不下調基準利率,商業銀行也該下調房貸利率,因為當下的房貸利率的確是太高了。
截至2018年11月,國內房貸平均利率已經連續上漲22個月,漲幅達6.53%,全國房貸利率平均水平是較基準利率上浮16.4%,首套房貸利率達到了5.36%。
而在武漢、成都等前兩年房地產市場銷售火爆的二線城市,房貸利率更是高的嚇人,首套房貸利率甚至出現基準利率上浮20%的情況,二套房貸利率則都達到了上浮30%。
這么高的房貸利率是在2017-2018年房價上漲壓力大的背景下形成的,銀行打著維護房地產調控的名義提高房貸利率,如今穩投資穩經濟成了主基調,銀行下調房貸利率就應是必然。
高企的房貸利率給消費者帶來沉重負擔。以貸款100萬元20年計算,按照2019年1月1日的基準利率,房貸利率上浮10%比例,每個月就要多償還銀行貸款1300元,直接吞噬掉國家推出的房貸利息抵扣個稅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