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章馨),突如其來的降準,讓許多有房的小伙伴一臉懵逼,讓許多沒房的小伙伴誠惶誠恐,怎么回事?是不是跟我有關系???怎么辦呢?
其實,降準意味著市面上錢多了,這些錢必將流入一些領域,大部分論調都覺得,肯定是要流向房地產市場。那到底是不是這樣,這次降準對樓市有何影響呢?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具體看看。
4月17日,央行官網稱,為引導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流動性結構,央行決定,自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日,上述銀行將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使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
解讀
上文所述下調存款準備金就是降準。通俗地解釋,就是我們將錢存進銀行后,銀行為獲取收益將這些錢暫時用于投資,但如果將全部存款用于投資,出現擠兌后,銀行就會拿不出錢。最關鍵的是投資存在風險,一旦虧損,再發生擠兌狀況,銀行就垮了。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央行規定每家銀行要拿出一定比例存款交給央行保管,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擠兌。拿出來這部分銀行存款就是法定的存款準備金率。
降準就是降低銀行的“在押款”,給予銀行更大資金活動空間??傮w上來看,市場上的資金變多,貨幣政策取向微調,從前期實質中性偏緊回歸中性甚至是中性偏松。
央行降準對樓市釋放了哪些信號?
對房企
首先,本輪降準肯定會釋放一部分流動性,其中部分資金會流向大中型房企。近年來,大中型房企囤地導致負債率高居不下,特別是16年上半年所借債務到18年上半年開始陸續償還,所以此次釋放部分流動性,房企從銀行貸款難度降低,公司財務成本下行,可以避免部分大中型房企出現資金問題,避免全國性金融風險的發生。
對購房者
此次降準釋放增量資金4000個億,另外降準操作當日償還MLF存量資金約9000億元。
雖有大量資金投放市場,但自去年開始,銀監會對影子銀行加強監管,所有表外業務(如委托貸款、信托)都要收歸表內統一審核放貸,另外,2017年以來,央行、銀監會不斷要求銀行降杠桿、防風險,其中居民房貸降杠桿、收緊個人房貸成為重點。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央行釋放的流動性真正流向居民房貸數量不會變大,貸款政策也不會大幅寬松。
目前國家房住不炒是絕對紅線,盡管此次央行降準會有部分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但對樓市影響有限,房價也不會出現暴漲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