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看過《天下無賊》的人,對這句臺詞應該記憶猶新。這不是搞笑,人口的重要性,長遠看是一個城市持續發展的支持,短期看也是一個地方各種產業繁榮的基礎,尤其是房地產?,F在,一批二線城市就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搶人大戰”。
首先是西安,在全國率先推出“面向全國在校大學生僅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即可完成在線落戶”,僅三天時間,共遷入落戶人口15552人。其他城市也早就類似政策,武漢、南京成都等地陸續出臺的政策五花八門。效果也十分顯著,2017年武漢全年戶籍人口增加達到了歷史高峰20萬,成都的戶籍人口增加36萬余。
為什么要有史無前例的搶人戰略呢?因為目前國內城鎮化率是58%,而公認的城鎮化頂部是70%,只有10%的空間;而按照之前國內城鎮化的速度,10%只需要十年就可以完成。
城市變化的最后布局,就在這十年定型。因此,買房也好,投資也罷,要看到十年后的城市變化,眼下最便捷的數據就是人口流動狀況;那些重視人口,愿意為人口流入提供便利的城市,是未來最具發展潛質的城市。
我們現在人口的整體情況如何呢?按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了整整63萬。這一數據比之前各方的最低預測還要更低。在人口零增長的情況下,城市間人口是你增加我下降的現實情況;如今人口總量下降,一線城市的吸引力依舊,那么留給二線城市的機會不多了,也難怪一大批城市集中出臺吸引人才的政策。
也許數萬人不能改變西安、成都的總體人口構成情況,不會對市場造成非常明顯的影響,但對于人口流出的三四線城市來說,可以用“災難”來形容了;首當其沖受到人口影響的行業,就是房地產。
然而現實情況總會讓人覺得,這不是紙上談兵嗎?三四線城市房價的漲幅是有目共睹的啊。問題在于,這一波漲幅是依靠什么來支撐的?如果依靠人口,那么在“去庫存”的過程中,為什么央行要用抵押補充貸款(PSL),把極為優惠的低息貸款給三四線城市的棚改開放商?為什么在全國收緊信貸的時候,三四線城市是放松的?然而,貨幣離手,就不再受控制。貸款到位了,暫不用來建房,這樣市場上就有可貸之款,也自然推動了房價的上漲。
但是現在搶到房子的人,未來十年是喜是憂?從人口流向等方面看,不樂觀。人口持續流出,現在看似可以增值的房子,未來房屋只有使用價值,而沒有資產屬性,更缺乏流動性,無法帶來期望的現金流與資產溢價。想了解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