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最嚴樓市調控一周年:房價全面下跌 市場回歸理性
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3月17日是北京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政策實施一周年的日子。過去一年,北京出臺調控的組合拳切中要害,使得新房、二手房成交量近乎腰斬,房價全面下跌。專家認為,調控效果明顯,市場回歸理性,未來樓市將繼續在低位運行。
自去年“3·17”以來,北京相繼出臺20余項樓市調控政策,先是實行“認房又認貸”、提高二套首付比例、降低貸款最高年限、限購住宅平房,接著又出政策要求非京籍購房者納稅需連續60個月。隨后,出臺了“離婚一年內房貸算二套”,并對過道、車庫、廊道等異型房實行“三不政策”,招招劍指投資投機性炒房。
在接連不斷的政策組合拳下,部分購房客戶或失去購房資格,不得不放棄購房計劃;或資金實力有限無法應對首付比例的提高,被迫延緩購房計劃。而遭受打擊最大的是“商住房”,全面限購“商住房”的政策,遏制住了炒房行為。
多部門輪番推出調控新舉措,令房地產市場降溫顯著。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調控一年時間,北京新建商品房簽約23388套,同比下調幅度達48.7%,刷新歷史最低紀錄。
新房成交量全面降溫,二手房市場也掉頭向下,步入下行通道。從去年3月二手房市場異常火爆后快速降溫。一年時間,不僅成交量腰斬,房價也連續9個月環比下跌,其中有7個月領跌中國內地各大城市。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調控前一年北京二手房簽約254916套,調控后一年簽約僅120821套,成交量下跌52.6%。
北京各區二手房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跌,通州區實施更嚴厲的限購措施,降幅最大。據統計,北京各區二手房價格今年3月較去年同期下跌8%至30%不等。其中,順義區跌幅較小,下跌8.1%;通州區跌幅最大,達到29.1%。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徐賤云表示,2018年北京樓市調控不動搖,將采取持續調控的定力,保持住房市場平穩運行。
針對北京樓市未來走勢,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預計,從今年3月下半月開始,北京將有大量的限價商品房與共有產權房上市。隨著政策進入平穩周期,樓市也步入低谷徘徊期,預計后期市場將繼續在低位運行。
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認為,從嚴從緊調控是大勢所趨,北京二手房市場將繼續降溫,交易量在回升中趨穩,價格于下跌中趨穩。未來北京二手房市場將更加健康、穩定。
徐賤云表示,今后五年北京樓市調控措施將持續發力,計劃供應6000公頃土地、建設150萬套住房,供應25萬套共有產權住房,提高共有產權住房的建設品質,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促進住房回歸居住屬性,有效推動北京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運行。
二、深圳房貸額度告急! 2月工農中建僅增加71億元
據券商中國周六消息,今年2月份整個月,深圳地區工農中建四家國有行的房貸余額,僅增長了71.36億元。
據券商中國提供的數據,四家國有行今年1月在深圳的房貸余額增量為88.75億元。
對于2月的房貸增速,數位業內人士向券商中國表示,"增速大大回落"。一名國有行的深圳分行人士對券商中國說:
」 現在這個情況下,每家行(此處專指深圳分行)增25億左右是比較正常的。但是,這樣的增量估計都很難持續了。現在其實我們的實際投放量應該接近翻番,因為各行每個月還款也有20億左右這么多。但問題是,現在樓價高,戶數少,集中度高,所以積壓特別嚴重,有些行要排隊等候半年。我們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嚴控受理,現在更不敢放開。」由于四家國有銀行的深圳分行占全市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的七成以上,這四家國有行的房貸增速能夠反映深圳的房貸增速情況。
深圳并不是唯一一個房貸增速放緩的一線城市。
據央行上海總部的數據,同為一線城市的上海,2月個人住房貸款增速也出現回落,兩年來首次跌至10%以內。2月末,上海本外幣個人住房貸款余額1.31萬億元,同比增長9.6%,增幅同比下降27.9%;當月增加46.69億元,環比多增20.48億元、同比少增176.44億元。其中二手房貸款當月增加39.43億元,同比少增120.95億元。照此計算,2月上海一手房貸款新增7.26億元。
在北京,據央行北京營業管理部數據,今年1月末,北京市金融機構人民幣房地產貸款(包括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等)余額16589.7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9724.8億元,同比增長14.3%,增幅比上年同期低26.7個百分點。想了解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