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中國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20多年,房地產去庫存及樓市調控政策等推動房價越漲越高。房產兼具居住及投資屬性持續強化,房產是指商品房,一是居住屬性即房子用來居住,體現其基本居住屬性;二是投資屬性即房產可以買賣交易及出租體現投資價值,房產投資屬性要大于居住屬性。劉全分析認為,房產是人們生活必需品及房產背后的社會公共資源等無法替代。高房價讓民眾承受超高的生活成本及經濟壓力,加劇了社會貧富差距擴大。
中原地產調查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份,全國50個大中城市土地出讓金高達5918.7億,同比2017年同期3685.2億元,上漲幅度高達60.6%;杭州土地出讓金591億,同比上漲249%;北京土地出讓金558.11億,同比上漲341%;蘇州土地出讓金498.82億,同比上漲150%;武漢、福州、廣州、鄭州、重慶、廈門、濟南、天津等16個城市土地出讓金超100億元。劉全分析認為,樓市調控房地產開發商依然大舉買地,大中城市土地價格仍然處于高位。土地收入是政府財政主要來源,土地也是房地產開發商的命脈,房產又是民眾生活必需品,三者之間利益關系錯綜復雜。
劉全分析認為,一二線城市土地價格飆升推動房價超高,早已經脫離大部分普通民眾購買能力,導致大量購房需求外溢至三四線城市落地或被房價相對較低的城市替代。全國房地產市場因每個城市經濟基礎及未來發展潛力不同,進入存量期時間節點有很大差異,并非所有城市都會進入存量時代。一二線城市住宅沒有庫存,三四五線城市也不存在所謂庫存之說,中小城市庫存去年早已經去化干凈。
劉全分析認為,房地產商在政府買地需要巨額土地成本,土地價格上漲,房價肯定也要上漲。中國城市化發展還需要很長時間,城市化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流入大中城市。在人口流量不斷增加購買房產需求必然也會增加,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緊張導致房價上漲也是正常的市場表現。樓市調控持續一年,房價已經回歸理性平穩上漲。房地產市場只會眷顧堅定者、購買者,而不會等待觀望者、懈怠者。
劉全分析認為,民眾除了購買房產也沒有理想的投資產品,銀行存儲利率低,股市及基金市場風險大。現在人民幣貶值越來越快,只有房產是穩健的投資及抵御貨幣貶值產品。樓市調控是治標不治本,應該加快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有錢人買商品房,買不起房子的租社會福利住房。樓市調控持續一年,房價已經回歸理性,用一生的積蓄買房值得嗎?高房價即是利益問題,也是人的問題。想了解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