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2017年年末樓市不斷傳出“寒冬說”、“崩塌說”,然而至今也安然無恙的屹立著。反正就是該買還得買,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
但是什么樣的房子最值得買呢?買什么樣的房子可以做到保值。在這個什么房子都難買的時期,才更要好好甄別。
上個月58集團曾發布過一份報告——《2017國民安居報告》。這份報告是對2017年整年樓市調控和市場情況的總結,其中,通過這份報告可以分析出國民最愛戶型、理想居所等。
1、國民最愛戶型:3房2廳1廚2衛
其實市場上剛需一直是買房主力軍,《2017國民報告》顯示,72.8%的城市群體希望購買三房戶型,即使是獨居者,意愿上也是人均2.6個房間,因為不管是未來家庭計劃還是保值需求,這種戶型都是最理想的。
加上消費升級和二胎政策的開放,3房戶型在未來的市場上會更受剛需者歡迎,對于用來投資的人來說,更多的是考慮保值以及升值問題,在市場需求不斷增強趨勢下,跟著市場預期投資3房應該會備受投資者青睞。
2、國民最愛房齡:10年以下二手房
報告顯示,77.7%購買二手房的消費者,希望甚至要求房齡不要超過10年,這一部分人群還偏愛平層住宅。
未來買房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完全不會有問題,因為平層是擁有完善功能區間的房子。從產品上看,面積大、功能齊全是其主要特征,平層住宅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其次房齡控制在10年以內也算合理。
但是這里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雖然平層不過時,但受不受歡迎,保不保值還要看其設計的優劣,如果存在設計缺陷或審美不符合主流購買力,也不建議購買。
3、小區治安、居民素質、物業
任何時候,人們在買房選擇小區時,治安良好、居民素質高、物業良好都是購買者看重和追求的。
房子舒不舒服,保值性的優劣,這幾點都是考核重點,開發商名聲要看,但更重要的是看那些朝夕相處的鄰居、物業。所以未來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者都不應該放松對著幾點的要求。
4、小區配套
買房除了要考察小區自身的設施公建,更應該考慮小區的配套設施。報告顯示90后希望小區可以配備健身房,而95后則希望有24小時便利店,同時都希望公交和地鐵可以作為主要的出行方式,距離小區也不要過遠。
稍微年長些的就希望周邊有菜場、超市、醫院和公園。
但是,近年來互聯網發展迅猛,互聯網經濟更是不斷突破人們的認知和改善甚至是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無人便利店、無人健身房、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等等經濟體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地段的優勢性。
5、距離市中心距離
報告顯示,85%的居民希望通勤距離在10公里或車程30分鐘以內,7成人希望居住在市中心。當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選擇了市中心等于選擇高房價,這對于經濟水平有限的購買者來說有些壓力。選擇有潛力的郊區的優勢就是,購房成本不高且升值潛力大。
6、旅游地產
據調查顯示,有6成人喜好優美的旅居環境。但喜歡歸喜歡,買旅游地產的風險要比剛需高許多。因為旅游地產針對的是高端人士,這樣的目標客戶群不大,且價值需求比普通住宅弱。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