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買不起房子這個事實會改變嗎?十年以內,我看不到這種可能。
作為個人,如果你的一部分財富不配置到固定資產上,那么以房價為錨,你的資產每天都是在縮水的。
一線及核心城市的固定資產在經濟動蕩且資本管制的環境里永遠是最優的大類資產配置之一,這是經濟規律,在任何國家都一樣。中國老百姓總覺得我工資掙得多點就應該買得起房,那是因為你對于社會分配曲線毫無覺悟。
掙工資的都是窮人,因為貨幣超發和利率下行帶來的財富效應和工資沒有關系,只體現在資產價格上。換句話說,有錢人是可以偷稅漏稅用發票抵扣收入的企業家和坐擁幾十套房的包租婆。
年入百萬在北京算什么?
工薪百萬一年要交43%的所得稅,一年到手收入55萬算有錢嗎?別逗我了。
這樣的人以自己的購房標準來看壓力不大嗎?別鬧了。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從未有過的特殊時期。
新一代年輕人面對的是高學歷人才比比皆是,單純的知識一定是相對貶值的,增值的是獲取消息、維護渠道、整合資源和尖端技術,而不是研究生學歷。
中國會繼續持續經歷從未有過的人口遷徙和分化,無論是在北京、上海還是在南京、武漢。
從80年代的大家都差不多,到90-00年代財富出現巨大分化,再到10年后這種分化加速滲透到教育、居住、社會資源的各種分配,這個社會像一瓶被劇烈搖晃的渾濁的水,逐漸分層,逐漸趨于穩定。
這個過程中,大量不適應和認識不清的人就被留在了底層。
核心城市的青年走出校門的時候面對的生存壓力之大,不僅常常連帶了全家人的生活質量,而且把人逼迫到了沒有想象空間的角落里,何談什么更高級的人生追求和修養呢?
這也是很多年輕人為了買房,花費了父母積攢了一輩子錢,加上從親朋友好借來的錢,以及自己工作多年省吃儉用的工資。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