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隨著2017年的落幕,房企全年銷售業績定格,行業座次也已排定。從2017年全年表現看,房企銷售依然延續高歌猛進,再創歷史新高,千億房企軍團已擴容至17家,前三強房企更是齊齊突破5000億元銷售額大關。據記者了解,除目前已達千億的17家房企外,還有近50家房企正在奔向千億的路上,紛紛提出“千億目標”。且就各家房企土地儲備、戰略規劃及拿地勢頭看,千億軍團及準千億“后備軍”中,不乏2018年銷售將迎來爆發期、上升勢頭強勁的黑馬房企,這些企業或將是今年值得關注的行業看點。
1.房企前四強地位穩固
截至1月5日晚間,已有22家上市房企公布2017全年銷售業績。碧桂園、萬科、恒大攀上5000億元“高峰”,融創則以3652.6億元合約銷售額跨入3000億元門檻,緊隨其后。由于部分房企尚未公布全年銷售數據,根據克而瑞測算,保利、綠地銷售金額也突破3000億元,分列第五、第六位;中海超過2000億元,位列第七。截至2017年末,千億房企數量達17家,規模房企業績再上新臺階,絕大部分房企超額完成全年業績目標。
目前,前四強房企地位穩固,從土地儲備、2018年供貨量等各方面來看,前四強與其他房企已拉開一定差距。如不出意外,今年的四強依然將是碧桂園、萬科、恒大和融創,但具體排名恐將引發激烈廝殺。“越是處于榜單前列的房企,拿地力度越來越大。”有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未來百強內的銷售集中度將繼續提升。“當第一梯隊的規模門檻達到5000億元時,后面的企業就很難追趕了。”該人士說,規模小的時候,差距最多在百億的量級上;當規模做大時,差距就變成了千億量級,躋身第一梯隊的難度越來越大。
前四強中,每家房企的土地儲備都可稱充裕,但2017年拿地勁頭也絲毫沒有松懈。較值得關注的是融創中國,2017年不僅銷售突破3000億元,成為躋身前四的房企新貴,同時通過大舉收購并購新增了大量可快速變現的貨值。據記者了解,當前融創總土地儲備已達到2億平方米,位居行業前三。其中包括現有項目1.01億平方米、萬達文旅項目4970萬平方米以及一二級聯動項目約5000萬平方米,位于一線、環一線和核心城市的可售貨值占比超過96%。
值得一提的是融創的強銷能力,新開盤項目去化率基本能達到70%左右。不過,由于融創布局一線核心城市比重較大,銷售業績受政策影響明顯。以上海、北京為例,2017年受限價、預售證管控等政策影響,多個重點項目未能上市銷售,預計這些滯留項目將在2018年進入銷售爆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