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家監測數據顯示,北京換房占比高達67%。交易中使用杠桿的比例和平均貸款成數都出現明顯下降,居民購房交易杠桿率降至23%。其中大部分居民的首付款來自于自己的收入以及賣掉舊房的資金,有不少來自于父母及朋友的借款。
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二手住宅交易中,使用商業貸款進行支付的占41.1%,較2016年減少14.3%;全款支付占30.9%,較2016年增加8.1%。胡景暉分析認為,首付比例、商業貸款利率調整后,最終使得貸款購房的比例大幅下降,堵住了一些投機炒房者的貸款炒房之路。
對于2018年的市場走勢,胡景暉認為,在未來樓市調控力度仍將持續從緊從嚴的背景下,需求的釋放仍將理性,在目前高利率高首付時代,房價的實質性回落仍是刺激交易達成的關鍵因素,因此,未來北京二手房價仍有一定下降空間,回到2016年的整體水平。
鏈家大部分經紀人認為,調控是影響市場預期的主要因素,其調控影響會持續到2018年一季度或年中,市場將呈現量價基本持平的態勢。
4.北京新房成交同比減半
新京報訊 (記者段文平)2017年北京房地產調控成效顯現,克而瑞北京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新房)成交約2.8萬套,同比下降52%;成交面積40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1%,創近年來的新低。中原地產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約2.7萬套,2013年到2016年的數據依次為8.2萬、4.8萬、5.4萬、4.7萬套。
5月份后,北京新房價格同比、環比增幅均呈持續下降趨勢。在分析人士看來,2017年北京新房量價齊跌主要是由于樓市調控政策密集出臺,市場上的投資投機需求得到有效抑制。成交量下滑還源自新房市場供應量減少。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供應量和面積同比分別下降33%、29%。
不過,2017年北京高端住宅市場銷售火爆。中原地產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商品住宅單盤成交top10中,中國璽簽約銷售額最高,達到53億元,這是2013年和2016年后,北京再次出現銷冠超過50億的現象。排名第二的是泰禾麗春湖院子,簽約額47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上述項目地段優越、配套成熟,且入市時恰好遭遇嚴格的預售價格管控,性價比占優,受到市場的廣泛追捧。
5.去年北京土地成交創新高
新京報訊 (記者段文平)2017年,北京土地市場供應開閘放水,成交刷新紀錄。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全年共成交104宗土地,總成交額達到2796億元,較2016年全年860億漲225%,是北京第二次年度土地出讓金突破2000億大關,創歷史新高。
其中,住宅用地全年共成交71宗,合計建筑面積達969萬平方米,成交額達到2398億元。
不過,隨著土地供應增加、未來房價設置限價,2017年北京土地成交整體降溫,土地溢價明顯下降。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住宅用地溢價率為26%,11月份以來,北京宅地溢價率跌至8%。此外,宅地罕見出現兩年來的首次流拍,且連續兩個月出現流拍。
對此,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認為,隨著需求的減弱,2018年土地市場按照今年的節奏供地,流拍和流標的地塊將會更多。北京國土資源局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1月份,北京待售土地高達21宗,起始價高達509億。其中,住宅用地供應仍以限價商品房用地、共有產權房用地以及配建自持用地為主。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