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7)》表明, 73.0%的受訪銀行家認為應回歸資產管理業務本質,做強銀行最基礎最核心的資產管理業務——理財業務。
此外,將高收入客戶作為核心客群之一,并通過財富管理、私人銀行等業務為其分層提供更優質、更專業的資產管理服務,也成為商業銀行開展資管業務的重點。
◤早餐點評:目前資管行業規模還存在較多“水分”,部分游離于各類監管邊緣的業務在統一規制后將會逐漸萎縮。
7、個人房貸前三季余額僅增1.96萬億近腰斬
調控背景下,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亦受嚴控,房貸降杠桿是大勢所趨。
央行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個人房貸余額21.1萬億,同比增長26.2%,2016年全年這一增速為35%;余額僅增加1.96萬億,2016年同期余額增加為3.63萬億。
◤早餐點評:房地產降杠桿、去金融屬性不是一日之功,2018年房貸額度緊張也將是常態。
8、50城賣地3.57萬億 同比增長34%
數據顯示,全國50個大中城市2017年賣地收入均刷新了歷史同期記錄,累計賣地金額達3.57萬億元,較2016年全年的2.65萬億元,上漲了34%。
其中13個城市賣地金額上漲幅度超過100%。50家百億級代表房企2017年招拍掛拿地金額高達22420.3億元,同比增長74.4%。
◤早餐點評:從全國主要城市賣地情況看,2017年在多個方面刷新了歷史記錄,供應量明顯增加,特別是限價房與租賃房用地供應的增加,將對2018年房地產市場帶來明顯影響。
9、2018保險業三大難題懸而未決
2018年,中國保險業前路艱辛,三道難題擺在面前:“開門紅”難有作為,全年保費目標如何完成?“大監管”有增無減,合規成本如何控制?BATJ強勢“攪局”,金融科技有何作為?
◤早餐點評:今年“開門紅”的規模肯定跌了不少。主打的保障型產品無法打動普通消費者,他們更偏愛投資型產品。更何況,年底理財市場火熱,銀行拉存款、基金銷售都給“開門紅”制造了不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