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生物公司里的危險生意:
以房貸款買“仙丹”,老人背債又丟房
張秋萍的家里最近住進了不速之客,20多天,她抗議、報警,卻始終無法將其趕走。對方的要求只有一個:要么還錢,要么賣房。
回到半年前,61歲的張秋萍本以為,自己遇到了健康與財富雙贏的機會。2017年4月,她用房子抵押貸款了240萬元,在北京新元盛業生物科技公司(以下簡稱“新元公司”)購買了號稱“仙丹”的健康產品,而新元公司的承諾是,不僅代她還貸,每月還會再付她3.6萬元。
這個項目吸引了北京不少老年人,但從今年七八月起,新元公司突然停止如約還貸和付錢了。每月數萬元的債務襲擊了張秋萍們,部分老人或遭遇暴力催收,或被迫賣房,而因為一些公證文書,有的房子甚至被低價過戶了。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了解案情的警方人士處獲悉,北京目前有超過200人報案,新元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淑芳已被逮捕,截至10月底,涉嫌罪名暫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案件仍在偵查中。
這不是北京今年首次出現類似案件。今年7月28日,中國青年報刊發報道《他們為何遭遇“以房養老”騙局》,其事件始末與張秋萍的經歷非常相似:有人以投資返利、代償本息等為誘餌,誘使老人進行房產抵押借款,辦理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公證、房屋買賣全權委托公證。最終高息不見蹤影,老人的房子也過戶給了他人。
買了能賺錢的“仙丹”
對于新元公司的客戶來說,法定代表人王淑芳是他們再熟悉不過的了。
這個自稱“癡迷研究生命科學”的女士,照片在公司官網幾乎隨處可見。據官網宣傳,2007年,她發現了一種名叫“酵素”的物質的真正價值,此后喝了5年,“到40歲了還像二十幾歲”,并且,從不運動卻可連續爬120層樓梯,“創造了青春不老奇跡”。
2012年也是新元公司成立的年份,該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王淑芳持股98%。公司的酵素產品包括“酵素濃縮液”“消化酵素”等6款,官網稱,這些酵素的推廣,“將酵素從保健品級別提升到‘掌握人類生老病死的終極密碼’級別”,其意義“不亞于100多年前為自由而戰的辛亥革命”。
在公司的會所,面對暗訪的電視臺記者,王淑芳的承諾更為夸張。她說,這個技術“天下無敵”,“能把蔬菜水果變成仙丹”,效果超過“301、協和、哈佛、劍橋醫院100億倍、1000億倍,你說1萬億倍它都不過分”。
事實上,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這些宣稱能“抗衰老、減肥、美容、治病、延命一次搞定”的產品,連保健品或藥品的批準文號也查不到。
遭到質疑的還有產品的科學原理。一名生物學研究者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酵素其實就是酶,是一種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人體的確離不開它,但若口服,酶遇到胃酸會變性、分解,難以在體內合成設想中的物質,“意義其實不大”。
但許多購買者尤其是老年購買者,當時并不知道這些。
2016年4月,通過熟人介紹,張秋萍接觸到了新元公司。她的家境并不殷實,一度與丈夫蝸居在5平方米的廚房里。上世紀90年代,他們終于分到北京北五環外的一套房,不到60平方米,丈夫那時已年近半百。
酵素似乎給了他們生活的另一種可能。這套產品主打健康概念,也為客戶設計了一套誘人的盈利模式:在一定期限內,公司每月會支付購買者一筆錢,買得越多,付得越多;等到期滿,公司還會在扣除實際消費額后,將原購買款如數奉還。
這些產品是論公斤購買的,以“酵素濃縮液”為例,其包裝注明每天服用4次、每次10克,一個月下來就要1.2公斤,每公斤的價格是3750元。其他品種的價格各不相同。
多名受訪者告訴記者,他們購買產品,有的是看中健康功能,希望能給自己或家人治病;有的則兼有理財意味,一次性購買數百公斤,以增加每月公司的付款,同時不領或少領產品,減少實際消費額。
付不起購買款怎么辦?所有受訪者均表示,新元公司推薦的辦法之一是貸款,并承諾會代替他們償還本息。受訪者被介紹過多家民間借貸公司或個人放貸者,而抵押貸款,尤其是房屋抵押貸款,成為最有效的籌錢方式。
抵押房屋冒險背債數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