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在海外買房,這幾年一直在美國打拼的Daniel感觸頗多。
Daniel2007年就去了美國,在密歇根大學讀博士,博士畢業后留在底特律。2010年Daniel在附近的安娜堡花13萬美元買了一套200多平米的House,合人民幣近75萬元。
2015年由于工作變動,Daniel去西雅圖發展。當時Daniel考慮,如果出租這套房子,除去物業稅及其他稅費,租金幾乎剩不下多少錢,所以他決定賣掉底特律的房子。最終這套房子以16萬美元的價格被賣出,5年多時間這套房子僅升值了23%。
而在這個時期,中國國內的房價突飛猛進,Daniel父母2006年在北京北五環附近買的三居住宅當時價格只有7000元/平米。6年后,這個小區的房價已漲到6萬元/平米,翻了近10倍。
Daniel 說,如果不是因為在美國結婚生子,他不會選擇買房。因為買房并不能給他帶來財產收益,反而需要承擔較高的成本。雖然自2015年中國啟動匯改以來,人民幣進入貶值通道,但實際上匯率的波動并沒有那么大。
截至10月26日,目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1美元兌換人民幣 6.6288元,比去年同期的1美元兌6.7705元人民幣升值了接近2%。這讓很多人傻眼,海外買房后,他們在等待人民幣貶值賺錢,最終等來的卻是虧損。
還有一些中介鼓吹,買了英國房子可以賺到匯率和房價雙重收益,現實是,人們并未獲得很高的投資回報。
去年10月,人民幣對英鎊的匯率是1比8.123,和目前的匯率相比,英鎊大約升值7%。而英國平均房價同比上漲1.4%。匯率和房價總升值幅度只有8%,遠遠趕不上西安、南寧、長沙等城市的房價漲幅。
何況英鎊也不是一直在升值。2015年10月,人民幣對英鎊匯率是1比9.7469換算,如果當時買英國房產,那么現在僅僅匯率方面的損失就超過了10%。
實際上,在所有海外購房活動中,只有用歐元買房才能有可觀收益。和2015年上半年相比,歐元對人民幣升值17%。不過,因為匯率變動帶來的收益,仍然抵不過國內一線城市的房價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