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官方租賃平臺,規范租賃市場,只是我國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一步。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報告,從各個國家情況來看,在租賃市場的供應體系中,可大致分為由政府主導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及由租賃機構或私人提供的社會化租賃住房,其中八成以上為社會化租賃住房。
在占比極高的社會化租賃住房中,租戶的合理權益得到了較好的保障。如美國紐約市2014年調查數據顯示,租房家庭中,在當前住房中居住時長超過10年的比例達23.5%。
這離不開住房、租賃相關法律制度。如美國的租金管制制度(Rent
Control)在保障其租賃市場平穩發展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以紐約為例,其租金管制制度規定了房東必須提供的一些基本設施,同時設置了租金漲幅上限。
在紐約市租金管制房屋占比最多的曼哈頓核心區,租金管制下的房租約為市場價格的一半。這一措施對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具有借鑒意義。
在租賃市場極為發達的德國,有一整套法規體系保障房東和租戶的利益,其中更傾向于弱勢的租客。相關法律法規對租金做出了一定限制。
中國指數研究院認為,像發達國家一樣,未來我國住房擁有率或將逐步下降,更多人口將進入租房市場,社會租賃將迎來極大發展,這個市場需要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促進房地產穩定健康發展,未來要在調整住房發展內涵和住房發展定位的基礎上,推動住房法的制定和出臺,推進住房政策的法制化。(.原標題:官方租賃平臺陸續上線 萬億租房市場迎監管規范)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