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3·17”樓市領銜掀起的全國新一輪樓市調控推行半年后,綜合施策效果逐漸顯現。9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8月全國15個一二線熱門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均下降或持平。
記者梳理發現,這是自去年9月國家統計局公布這一口徑統計數據以來,一二線熱門城市新房價格首次出現環比零增長。在業內看來,限購、限貸等嚴厲舉措是引導房地產市場降溫的根本原因,且在市場預期未出現實質性扭轉前,相關政策將延續當前強度,不會出現明顯松動。
零增長
進入下半年后,全國樓市降溫跡象愈加明顯。具體來看,8月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漲幅分別為0、0、-0.7%和-0.4%,與此同時,南京、杭州、武漢等重點城市新房價格均環比下跌0.2個百分點。
“在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作用下,8月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延續穩定態勢”,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分析指出,除了環比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或持平外,從同比看,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均繼續比上月有所回落,回落幅度在1.3-6.6個百分點之間。
而從全國整體情況看,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房價環比繼續下降,二三線城市漲幅有所回落。劉建偉表示,經初步測算,8月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均下降0.3%;二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2%和0.3%,漲幅分別比上月回落0.2個和0.1個百分點。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這是近三年來15個一二線重點調控城市首次出現新房價格環比全面零增長。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則表示,梳理8月數據不難看出,一線城市房價泡沫不斷被擠壓,二三線城市房價環比漲幅也明顯收窄,“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新房價格漲幅收窄程度大于二手房,表明房企在價格管控的意識上要強于房東,這與房企對于市場變化相對謹慎的態度密切相關”。
還有分析認為,目前全國樓市整體呈冷熱不均、分化加劇的局面,一二線城市總體降溫明顯,而非調控的三四線城市市場的供求情況良好,整體活躍性強,去庫存動力依然強勁。從市場表現看,在限購政策整體趨嚴的大環境下,8月一二線城市購房者入市熱情不高、觀望情緒濃厚。
樓市轉向
房地產市場逐漸趨于理性,一系列嚴格且不斷加碼的調控措施功不可沒。偉業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直言,8月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價止漲,是今年各地一系列“因城施策”樓市調控政策的直接成果。“上半年各地限購、限貸甚至限售政策密集出臺后,不少一二線重點及一線周邊城市的樓市交易量都大幅下挫”,胡景暉表示,雖然房價反應慢于交易量且各地政策力度不一,但幾個月過去后,隨著調控的深化,最終出現了重點城市集體止漲或下跌、其他城市漲幅收窄的局面。
在胡景暉看來,經過近一年持久調控,當前全國樓市整體已經與去年前三季度有了根本變化,一二線重點城市熱度下降,市場回歸理性,交易量、交易價格開始下滑,同時三四線城市熱度提高,交易活躍,庫存去化取得一定效果。
值得關注的是,到本月中旬,自北京起步旋即席卷全國的“3·17”調控已經推行了整半年的時間,這6個月里,主要城市房價均出現了明顯回調。北京市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北京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44.8%,而這已是今年2月以來北京商品房銷售面積連續6個月同比負增長,降幅還在不斷擴大。
全國情況與北京類似,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7%和17.2%。與1-2月的年內高點相比,漲幅分別收窄12.4個和8.8個百分點。整體來看,目前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局面得到控制,投機性、投資性購房需求大幅減少,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去庫存工作也在有效推進。
平穩可期
由當前形式推測房地產市場后市,業內態度均較謹慎積極。胡景暉指出,從近兩個月市場情況看,一二線熱門城市交易量基本已經觸底,隨著房價的回落,部分購房需求開始逐步結束觀望,謹慎入市,已經到來的“金九銀十”雖然成色難與往年相比較,但交易量或將結束持續下跌勢頭、逐步企穩,部分城市甚至有望在近期迎來交易量的小幅回升。
張大偉則提醒,7、8月是慣例的樓市淡季,今年又疊加嚴格房地產調控,房價漲幅因而全面放緩,但進入9、10月后,庫存明顯減少的三四線城市房價仍有上行的可能。“從樓市調控角度看,堅持政策穩定和持續是關鍵,初步已經實施嚴格調控的城市相關政策不會有太大變化,惟一可能調整的是商業銀行貸款等政策”,嚴躍進表示,不過后續一些非熱點二三線城市和政策可能還會有收緊的動向。
還有分析指出,嚴格樓市調控使得購房需求如“緩釋膠囊”一般緩慢釋放,去化周期變得可控,預計今后一段時間成交量將控制在合理水平,資產泡沫不至于快速膨脹,樓市發展更加趨于平穩、健康。(原標題:熱門城市房價首現環比零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