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朝陽區酒仙橋地區三街坊的田先生反映,在三街坊與四街坊之間的道路兩側,個別居民樓不僅存在“開墻打洞”、違規經營的現象,而且每天中午和晚上,有不少商販還在路兩側擺攤兒賣東西,既阻礙了交通,又影響了環境衛生。
9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酒仙橋地區的三街坊、四街坊了解情況。在一條呈南北走向,長300余米、寬7米的道路東側,就是三街坊小區,而路西側就是四街坊小區。只見路兩側的居民樓下,開著幾十家商鋪,長長的便道上無序停著許多汽車和三輪車。兩個小區間的幾條通道上,行人、三輪車和汽車混行,交通秩序十分混亂。
記者沿四街坊小區一側道路由北往南走,發現一處樓頂寫著“公寓”兩字的樓下,沿街一側的墻體被商戶打開,開設了超市、發廊、烤鴨店等11家商鋪。這些商鋪的經營空間就是從公寓樓的底層開辟出來的,是較典型的“開墻打洞”行為。在公寓樓前的便道上,停放了許多三輪車和汽車,過往的行人只能在車輛間的空隙里穿行。
沿路再往南走了約200米,記者發現路兩側無序停放的車越來越多,數了一下,路西側停了18輛,路東側停了16輛。因為便道被機動車擠占,行人只能走下便道,在路中間與機動車混行,交通混亂,現場的剎車聲、叫罵聲響成一片。
繼續往前走,路邊占道的攤販越來越多,攤販們把爛瓜果、爛菜葉、破塑料袋等垃圾隨地亂扔,路邊垃圾成堆,氣味難聞。記者一直數到路盡頭,一共有31家攤販和臨街的商鋪在營業。
最后,記者來到三街坊與四街坊之間道路的東側路段,沿便道由南往北走,沿途看見鋁合金加工鋪、鴨脖專賣店、房屋裝修店鋪等一家挨著一家,共19家。東側路段的環境衛生更加臟亂。在一條小排水溝附近,記者發現了一大堆廢舊海綿堆起來的垃圾堆,長約12米、寬2米多,海綿易燃,會給周邊帶來安全隱患。
田先生告訴記者,三街坊與四街坊之間的這條路上雖然沒有路牌,但是有路名,叫“酒仙橋西路”。因為長期缺少治理,道路交通環境和衛生條件都比較落后,加上沿街還有“開墻打洞”的現象未治理,導致這一帶的環境狀況越來越差。(原標題:商鋪“開墻打洞” 小販占道擺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