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租售同權這一重磅政策的推出,將人們的目光從從買賣市場拽到了租賃市場。租售同權意味著租房人群與買房人群享有同等待遇,政府通過推出租房同權政策既控制了人們買房的熱情抑制房價上漲又進一步明確并推進租房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其次還解決了高昂房價的天然屏障有利于優秀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可謂是一舉多得。
因此人們對于租房市場的關注度逐步升高,同時也加強了對于租金回報率的考量。租金回報率指房屋租賃所獲得的收益與房屋整體價值之比。
其實你甚至不需要弄懂什么是租金回報率,也不需要明白它的復雜計算方法,只需要用100除以租金回報率的數值就可以計算出我們心里一直默默盤算的問題———如果一套房子買來光租不賣那么到底要多久才能夠回本?
比如一套房子在當地的租金回報率為2%,那么用100除以2等于50,這意味著買這套房字光租出去要五十年才能收回成本。
聽起來五十年這個熱點哥舉例的虛擬數值似乎太過久遠,半輩子的時間顯然很多人都等不起。然而你以為一線城市高昂的租金就能夠迅速回本讓你躺著數錢了嗎?
Too young too simple,根據最新智谷趨勢關于各個城市租金回報率的調查顯示,一線城市恰恰是租金回報率最低的城市,我們的首都北京首當其沖租金回報率僅為1.37%這意味著你的房子需要租出去73年才能夠回本,超過了70年的法定房屋年限,將近百年的等待讓在北京租房回本成為了一件普通家庭幾乎不會考慮的事情。
其余一線城市深圳(1.38%)、上海(1.48%)和廣州(1.69%)的租金回報率也都相當的低,分別需要72.5年、67.6年59.2年才能夠收回成本。
那么 其余二三線城市呢?
依舊不容樂觀,以非常依賴房地產市場的旅游城市青島(1.75%),三亞(1.68%)為例,分別需要57.1年和59.5年,而廈門(1%)墊底,需要整整一百年才能夠回本,這讓在廈門只通過租賃房屋賺錢成為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租金回報率最高的衡陽僅為僅為4.23%,而在國際上通常來說只有租金回報率超過5%的城市才適合投資樓市。
總的來看三線城市租金回報率相對來說通常較高,回本年限較短,而一線城市最低,回本年限最長,甚至單單靠租房這輩子都不可能回本。
但是在數據如此極端的情況下我們的房租就真的便宜嗎?
恐怕并不是,以一線城市租金回報率最低的北京為例,根據北京統計局在7月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六月的平均房租價格達到了4410元/套,房租收入比值達到了驚人的58%,而以美國發布的住房問題標準來看房租占收入比值超過30就存在了較大的房租壓力,熱點哥不得不心疼我們可憐的北漂族一秒。但即使如此,在與價格高到無法負擔的房價相比高昂的租金顯得還算低廉。
總之,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買房還是租房是一個永遠也躲不掉的話題,現在來看租房盡管存在諸如遇到二手房東或奇葩房東等問題,但就價格來說在一線城市與高昂的房價相比租房依舊是一些北漂族的優先選擇。(原標題:房子光租不賣,多少年能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