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1日,已經有超過百家上市房企披露了2017年中報,整體來看,在“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的樓市調控政策下,上市房企尤其是龍頭房企仍然交出了一份靚麗的中報。
據統計,已公布半年報的130家房地產A股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6226億元,凈利潤達到617億元,凈利率達到9.8%,同比增長近2個百分點。房企的凈利也出現明顯上升,有57家房地產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30%,中報平均凈利潤率已經接近10%。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自去年四季度以來,房企在核心城市因為各種調控政策的影響,出現了成交量放緩的現象。但從全國看,特別是對上市公司來說,過去兩年的樓市爆發,隨著房源交付、2016年年末的結轉逐步體現在中報中并進入結算利潤環節,房企尤其是龍頭房企中報飄紅并不意外。
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盡管房企目前中報盈利水平、現金流水平和整體負債率均處在歷史較好水平。但總體看,經過2016年“9·30”開始的這一輪調控,2017年樓市已經面臨非常明顯的降溫風險。
從全國主要城市銷售數據看,7-8月大部分熱點城市銷售均出現了環比與同比的調整,一二線城市環比下調明顯,整體市場分化趨勢加快。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大部分房企都在2016年拿了比較高價的土地,對未來房價上漲預期非常高,而調控又導致房價上漲難度非常大,這意味著資金成本逐漸增加;此外,2017年房企融資渠道壓力逐漸增大,資金鏈的風險逐漸積累。從資金及銷售等方面看,2018年上半年房企的風險可能加大。(原標題:上市房企中報靚麗 樓市趨勢性下降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