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8月23日,廣東省住建廳、廣東省發改委印發《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6-2020)》。
規劃稱,廣東將探索建立共有產權住房制度,根據定價標準及個人出資數額,確定個人和政府或者個人和有關單位持有住房產權的相應比例產權。
規劃提出,推動建立涵蓋共有產權住房、限價商品房、棚戶區改造住房、貨幣化安置等方面的住房保障體系。建立完善“以需定建”的住房保障機制。健全保障房申請登記和輪候保障制度,完善準入退出機制。建立保障房使用管理購買服務機制、物業服務費補貼和小區公共設施維護更新制度,加強保障房小區屬地管理力度。
全面建立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補貼雙軌制。研究擴大公積金繳存覆蓋面的措施,推進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調整。建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為群眾提供低息、長期穩定住房貸款。探索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按照10%左右面積標準,在住房保障小區配建經營性設施。
“共有產權房”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英國。2007年,江蘇淮安在國內首次試點共有產權住房。2010年,上海跟進試點。2013年底,北京推出了自住型商品房,帶有一部分“共有產權”的屬性,但是并沒有在名稱和實操中明確。(原標題:房住不炒!廣東擬探索共有產權房)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