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好租聯合中國建筑運營管理商學院和36氪在北京舉辦2017上半年北京商辦市場存量及客戶畫像報告發布會。

好租創始人兼CEO曲先洋
北京商辦地產進入存量時代
經濟發展,始終是衡量一個城市商辦地產市場發展狀態的首要指標。作為中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最高的城市,北京2017年上半年延續了去年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各類生產性服務業蓬勃發展,金融、科技、服務等行業的持續創造出新的公司,不斷產生租賃調整需求,這是辦公與商業地產市場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盡管需求旺盛,但不可否認的是北京商辦地產市場已經進入存量時代。數據報告顯示,北京市依然是全國商辦地產供應面積最大的城市,2017年上半年寫字樓平均每月可供租賃的面積達1388萬㎡。同時受換租周期及上半年集中供應的影響,北京市商辦地產整體去化率有所減低,月均去化率約為18%。
好租創始人兼CEO曲先洋指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北京市場已經比較明顯的體現出存量時代的特征。雖然陸續還有在途在建的項目入市供應,但可以預期在4-5年之后純新增的項目將大大減少,取而代之的將是通過對舊項目的升級改造,盤活舊有項目和非市場化的項目,以此來滿足企業在品質和數量方面的需求。
新興商圈需求分化明顯
數據報告顯示,目前北京的意向客戶對于CBD國貿、望京、中關村和上地四大核心商圈及其周邊區域最為關注,但同時已開始呈現客戶由核心商圈流向新興商圈的趨勢,亦莊、科技園區、總部基地等新興商圈的意向客戶增速不斷加快。
與傳統核心商圈普遍關注中等面積不同,北京新興商圈的意向客戶在需求面積上有著明顯的分化,多在100平米以下或500平米以上。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源自意向客戶公司的規模差異,新興商圈的意向客戶多為初創型公司或已經形成規模的大公司,發展程度的不同也造成了對于面積的差異化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興商圈,客戶的身份多為公司高管/CEO。“作為好租的CEO,我很能理解為什么會有那么多高管親自去現場看房,”曲先洋表示,一方面作為公司運營成本最大的支出項目之一,辦公室選址關乎公司的未來發展,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在現在這個時代,員工的辦公體驗在公司高管心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商辦地產的大數據融合
《2017上半年北京商辦市場存量及客戶畫像報告》的三大聯合發布方,好租、中國建筑運營管理商學院和36氪均在各自行業有著各自的影響力。在此次發布會上,好租還在業內率先推出《2017北京寫字樓行情指南》并免費發放給與會者。《2017北京寫字樓行情指南》將北京所有在租寫字樓一一標注,同時呈現寫字樓交通、租金和周邊配套設施等重點元素,讓商辦地產市場更規范透明,加速商辦地產市場的流通。
作為國內商辦地產領域學術研究中心,中國建筑運營管理商學院依托中國房地產專業人士協會、國際設施管理協會、英國劍橋國際土地學院等國際國內知名學府和地產行業協會,為全國3000多位商業地產運營管理人士提供專業實戰的培訓、交流與考察活動。而36氪是中國最主流、權威和影響力最大的互聯網新商業媒體,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的商業新聞和深度報道,已經成為國內最受創業者信賴的互聯網數據信息獲取渠道。
此次好租、中國建筑運營管理商學院與36氪強強聯合發布的《2017上半年北京商辦市場存量及客戶畫像報告》,是互聯網大數據與傳統商辦地產融合上的一次全新嘗試,填補了商辦地產領域的數據空白,讓業內外人士通過數據更加清晰地了解商辦地產行業現狀,把握未來發展的脈搏,營造健康有序的商辦地產發展大環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