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近日公布的7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1~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0762億元,同比增長10%,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8395億元,同比增長31.6%。兩項合計,1~7月全國財政收入139157億元,逼近14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財政收入超預期增長,正是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綜合反映,也是工業品價格上漲、企業盈利狀況改善、進口價量齊升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受相關產品價格上漲、部分行業銷售收入快速增長、工業利潤明顯增長等影響,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和第二大稅種企業所得稅保持穩定增長,起到壓艙石作用。具體來看,1~7月,國內增值稅收入達到33847億元,企業所得稅為25744億元,兩大稅收收入合計約6萬億元,占稅收總收入比重約63%。
而帶動財政收入增速另一關鍵因素,是與房地產相關的收入增長強勁。1~7月,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達到2335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7.3%。
華創證券宏觀研究小組分析稱,土地使用權收入增速連續兩個月回升,7月單月51.5%的高增速更是創下2015年以來的新高。不同于地產銷售主要由非重點城市支撐,土地出讓收入和100大中城市的走勢基本一致。本輪地產調控強調土地出讓與地產庫存掛鉤,重點調控城市的土地出讓得以保持高增。
今年前7個月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增長,財政總支出超過14萬億元。
1~7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6979億元,同比增長14.5%,這一增速高出收入增速4.5個百分點。1~7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4943億元,同比增長26.7%。
雖然7月單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環比下滑明顯,但這主要是由于前期支出進度加快,相關資金已提前撥付,而這正是積極財政政策加力增效的體現。
財政部數據顯示,前7個月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比去年同期進度提高0.4個百分點,而花錢大頭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去年同期進度提高4.2個百分點。
在7月中旬召開的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發布會上,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吳海軍對第一財經表示,下一步將重點督促中央部門和地方財政部門進一步加快預算執行進度,盡早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從前7個月的主要支出項目情況看,民生支出保持較高增速。比如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6127億元,增長23.5%;教育支出17088億元,增長15.3%。
而農林水利、城鄉社區和交通運輸等基建相關支出增速持續低于整體支出增速,這反映出在經濟企穩的背景下政府穩增長的意愿降低,支出向公共服務類傾斜。(原標題:前7月全國財政收入近14萬億 土地收入搶眼)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