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近期,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年)》,到2030年,京津冀將初步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區”,該規劃提出了打造區域人才政策新優勢5項重點任務,并細化為16項具體任務。政府對于京津冀區域建設的重視度進一步提高,地區將成為高端人才的主要孵化地,多城聯動的同時重點聚焦通州新區,著手提升通州對人才的服務能力。
通州區將以推進“京津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建設”項目為重點,逐步實現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評價的全鏈條產業化服務,對人才匯聚,人力資源服務體制的創新、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優化配置以及城市綜合實力的提升有著重要推動作用。《通州區2017年人才導向目錄》重點包括了“社會公共事業、旅游文創產業、高端金融商務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農業”五類。這對于深耕通州的產業園區、入駐企業來講無疑都是一個巨大利好。
據悉,北京西站至通州站鐵路將于年底通車,市規劃國土委主任魏成林也表示,通州將建成630公里慢行道;同期新華社報道,北京市通州區已經開始加快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工業大院等低端產業的退出。京津冀地區成為全國人才聚集高地,其中又以通州為區域內的人才凝聚核心,橫縱通達的便捷交通,和區內高端產業匯聚、低端產業退出的現狀,都利于高端人才的輸入,讓京津冀匯聚的人才及時輸送至通州,形成完整的人才流動鏈條,為區域發展助力。
歷來一個區域的發展,總離不開產業的帶動,產業的帶動帶來人才的聚集,人才的聚集形成完善的生活鏈,從而一個區域的生機與活力、潛力與價值才會不斷地被釋放。京津冀三地的人才政策將實現區域人才的工作目標同向、功能互補、政策互通,激發人才工作活力,使人才合理流動、優化配置,并且在通州地區匯集。
聚焦當下,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相比其他地區擁有多重政策的便利,成為企業方眼中投資、入駐的“寶地”。產業和資本涌入加快了通州的發展進程,這一切背后,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撐,正如位居通州樞紐地帶的代表性園區經略天則(樓盤資料) ,已然成為通州人才聚集中心。園區以科技新媒體、創意設計、出版發行等文創科技產業為主導產業,完全滿足加強人才建設、提升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務水平的要求,從而提高人才創新創業能力,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良好環境,讓企業活力充分迸發。經略天則在地理位置上與環球影城的緊緊相靠,也有助于拓展本土人才的國際化視野、并以人才國際化提升區域現代化發展水平,讓企業與時俱進,具備國際化水準。
通州作為整個京津冀地區人才的聚集地,將在充分利用經略天則等園區配套服務的同時,營造突破創新的氛圍,激發精英的創造能力和技術轉化效率。并大力促進地區科技發展,形成以研發為核心的前端性產業鏈,從而利用技術推動,從內力上帶動整個京津冀地區的騰飛。(原標題:京津冀人才終歸何處 通州為區域聚集核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