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7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67.2萬平方米,環比減少2%,同比下滑45.1%,這一數值創近7年同期新低。當月均價為45925元/平方米,環比下跌2.9%,而這一價格也是今年以來月度最低價格。
安居客數據顯示,上海7月二手房均價 52805 元/m2,環比上月下跌 4.06%。
近日,根據上海公布的上海樓市半年銷售數據,上海二手房價格呈現連續幾個月下滑趨勢。6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滑近4成,已連續三個月呈現下滑。而隨著7、8月份樓市淡季的到來,全市二手房存銷比會繼續出現上揚。
調控政策等多重壓力 上海樓市延續低迷
對于上海樓市7月延續6月低迷態勢,專家認為,主要受7月是傳統淡季、房地產調控政策頻頻施壓、以及低價剛需入市、二套房需求被抑制等多方面的影響。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7月是傳統淡季,加上過了6月的年中“考試”時間,房企各方面壓力相對較輕,推盤意愿不強。猛烈持續的高溫,給本已處于淡季的上海樓市再加壓力。政策方面也在頻頻施壓,如新房搖號細則落地,新房價格限制措施亮相,對預期起到穩定作用。
7月18日,上海市住建委印發《關于貫徹商品住房項目銷售采取公證搖號排序有關問題的實施意見》,接著,上海市住建委再發通知,要求新房銷售實行“一價清”,車位、裝修等不得與新房捆綁銷售。而根據上海市住建委官網顯示,7月18日至今,上海連續兩周沒有新房獲得住宅預售證,也沒有住宅新盤以公證搖號的方式開盤,新房銷售市場幾乎停滯。
此外,低價剛需入市,剛需房成交活躍,也拉低了7月均價。當月均價為45925元/平方米,環比下跌2.9%,而這一價格也是今年以來月度最低價格。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成交前十的項目中有7個是均價3萬元/平方米以內的剛需,是今年剛需最集中放盤的一次。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金融界連線時表示,“對于上海近期的市場數據來說,交易量繼續下跌,充分說明了調控下二套購房需求被抑制,購房方面也更加理性。隨著交易的下滑,價格方面也保持相對溫和的態度,即呈現了小跌的狀態。類似低迷態勢的延續,充分說明了市場穩定和預期穩定的導向,也有助于繼續落實當前的調整政策內容。”
長效機制形成前 調控政策不會放松
對于接下來的樓市調控政策走向,上海市市長應勇在7月26日表示:“海嚴控高房價和高地價不是權宜之計,減少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對房地產業的依賴也不是權宜之計,必須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不動搖、不放松。”
與此同時,近期上海研究出臺了住房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時期,上海住房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符合市情、購租并舉的住房體系,實現住房總量平穩增長、住房價格總體穩定、住房結構有所優化、住房困難有效緩解、居住條件明顯改善、管理能級顯著提升。
如果說該規劃是上海建立住房體系長效機制的主要目標,專家普遍認為,在長效機制尚未完全建成之前,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松動。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在接受金融界連線時表示,“調控政策仍然是從嚴執行的,當市場預期還沒有得到實質性逆轉的時候,政策面不可能出現松動。十九大之前,甚至2018年“兩會”之前,上海樓市的調控政策難以出現“風向標”意義松動。”
嚴躍進表示,“預計后續交易量會有一波上升的可能,這和供應量增加的態勢有關。對于類似的政策,總體上體現了穩定市場的導向。后續調控方面會繼續對一些打擦邊球的各類違規做法進行查處。”
下半年,上海樓市怎么走?
7月份,上海新房、二手房均呈現量價齊跌,新一輪降溫周期來臨,是否意味著房價“拐點”將至?
對此,張宏偉認為,“從目前上海樓市反應情況來看,盡管還有部分房企堅守自己心理預期的房價,但是,已經有部分房企開始主動放棄“底線”,開始主動適應政府的指導價格措施積極跑量。到了下半年,處于回款目標壓力、資金兌付壓力等因素,更多的房企會房企自己的價格“底線”,尋求“降價”,甚至有的企業因為資金兌付壓力而主動降價。”
盧文曦認為,“近期市政府表態,“必須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不動搖、不放松”,下半年政策高壓延續。另外,近期信貸方面趨緊態勢還是比較明顯的,首套房優惠還在持續收緊中,不斷抬高買家置業成本。而租賃方面則暖風不斷,這些都會影響買房意愿。因此8月銷售仍不會太樂觀。”
考慮到政策持續嚴控,下半年市場并不樂觀,龍湖已將下半年的部分供貨提前到上半年。“公司的大數據監控和分析結果顯示,5、6月份時市場已出現明顯的下行跡象,再加上房企普遍將供貨重頭放在下半年,競爭壓力會更大。”龍湖集團副總裁袁春表示。
“政策的持續力度仍然在釋放,市場的降溫也將持續,交易量由于接連觸碰谷底,未來業主主動降價成交的比例有望進一步擴大。” 分析師趙葆根補充道。(原標題:上海樓市新房二手房全面大跌 成交量創7年新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