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集團旗下互金平臺海融易被指踩監管紅線,在715大限之后仍發行了500萬元的金交所標的,且平臺上的項目金額多在百萬限額之上。
金融虎訊 7月27日消息,據中國網報道,海爾集團旗下互金平臺海融易被指踩監管紅線,在715大限之后仍發行了500萬元的金交所標的,且平臺上的項目金額多在百萬限額之上。對此,海融易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金交所產品全部下架了,大額標的將在監管要求的期限內完成整改。
報道指出,海融易“網貸”產品列表下的多個項目超過百萬限額。
以融易發等1781-1785等5款產品為例,2000元起投,募集總金額分別為200萬、200萬、200萬、200萬、155.5萬,總計955.5萬元。最新的項目發布時間為7月22日。
海賺產品中,7月25日發行的海賺-房產抵押1386項目募集金額為181萬元、海賺-房產抵押1379為115萬元,26日的海賺-房產抵押1388項目募集金額為120萬元、海賺-房產抵押1390為150萬元、海賺-房產抵押1391為200萬元。
此外,7月26日發布的小金鏈1343-消金項目金額為300萬元,25日的新客專享257募資金額為150萬元。
根據網貸監管限額的要求,《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在不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借款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在不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
根據今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等機構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P2P網絡借貸、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非銀行支付等領域,整改實施階段應最遲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對個別從業機構情況特別復雜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后,整改期最長可延至2年,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相關部門負責監督及驗收。
對此,海融易工作人員表示,“擁護監管,在監管要求的期限內完成整改”。
除了限額的問題,海融易還被指在715大限后發金交所標。
從海融易的歷史交易以及青島聯合信用資產交易中心產品(以下簡稱信產所)官網數據看,融易發、海賺、小金鏈三款產品均有金交所產品。
其中,海融易官網在7月15日之后共發布5個“小金蟹”系列產品,募集金額分別為100萬、120萬、80萬、100萬、100萬,共計500萬元,全部為7天期限新手標,收益為10.8%和18%,最后一次發標時間為7月24日。
以“小金蟹-聯C908”產品為例,發行總規模120萬元,投資期限僅為7天,而起投金額1元,這意味著最高120萬人可同時投資。
而在7月15日,《關于對互聯網平臺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從事違法違規業務開展清理整頓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指出,目前市場上主要存在的三種違規操作類型,包括一些交易場所將權益拆分面向不特定對象發行,或以“大拆小”“團購”“分期”等各種方式變相突破200人限制。《通知》還明確表示,“7月16日后仍繼續與其開展違法違規業務的互聯網平臺將受處罰”。
針對于此,海融易工作人員則否認稱,目前金交所產品“全部下架了,早沒有在售的了”,海融易CEO王偉也回應道,“現在產品都調整了,平臺上沒有此類產品”。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