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半年,環京多個縣市上漲超過一倍以上。這些房子大多數都被北京的投資者買走,有些群體手中不止一套房源。
結果,6月2日,廊坊發布具有殺傷力的限購政策:主城區、三河(含燕郊)、大廠、香河等地外地人購房須社保三年,只能購一套房,本地人只能擁有兩套。
由于環京城市投資水分大,該政策立竿見影,很多去年底去環京城市炒房的投資客,由于資金壓力,在市場風向逆轉后,不惜賠本轉賣。
與環京一樣,深圳周邊的惠州、中山,也跟環京概念差不多,都是深圳投資客去買,想著以后讓深圳剛需去接盤,但一沒交通,二沒配套,實際上目前并不具備跨城生活的條件。
不過北京、上海、深圳在調控下,市場已正處于高位橫盤中,部分區域二手房也有小幅下降,成交量明顯下滑,客戶觀望情緒較重,開發商也不具備捆綁銷售的客觀條件。合肥、蘇州的樓市進入了冷淡期。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同比漲幅均連續8個月回落;二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同比漲幅分別連續6個月和4個月回落。
北京新房價格環比4月持平,但二手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9%,跌幅位列70個城市的首位。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在嚴格調控下,截至6月29日,北京二季度二手房合計簽約在3.6萬套左右,相比一季度的50980套下調了30%,也是最近9個季度市場成交量首次跌下4萬套。整體價格從4月開始到現在3個月累計跌幅在6%左右,部分區域房源價格超過了10%,目前的價格大約回到了春節前后水平。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價格下調比較明顯的房源主要集中在很多換房客戶為了繼續買房只能低價處理房源上,因為成交量暴跌6成以上,現在成交周期明顯拉長,北京市場連環單比例非常高。這種個案有價格下調超過10%的。
有的城市實際上已經從限地價上,悄然默認了一個房價調控目標。以鄭州為例,去年12月“限地價、競房價”公布的幾個熱點區域“最高限價”,剛好是下降20%。
如鄭州北龍湖最高限價3.2萬/平米,周邊洋房售價4萬/平米左右(茉莉公館、國投九棟都已經飆到約4萬元/平米,上和院把預期已經拉至4.5萬元以上);龍子湖最高限價1.55萬元,區域在售樓盤天韻超2萬元/平米,周邊二手房五月花城和書香華府二手房成交價在1.9萬元/平米左右;白沙片區最高限價1.2萬元,區域部分樓盤售房部報價沖到1.5萬元/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