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將版圖延伸到珠三角地區,成為灣區的土地買手。
但即使同屬大灣區,在不同的城市,面對不同的市場情況,其土拍市場表現依然有所不同。
中冶50億與首創18.5億
時隔三年半,珠海橫琴終于再次迎來宅地出讓。6月28日上午,珠海公開出讓橫琴新區一宗17萬平方米的“巨無霸”地塊。
根據出讓文件,此次出讓的地塊位于橫琴新區千壽道東側、愛琴路南側、千福道西側、環島北路北側,為二類居住用地、中小學用地、社會停車場用地、道路用地、公園用地,宗地面積為16.93萬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為22.78萬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該地塊起始總價約45.56億元,起始樓面價2萬元/平方米,尚未競價便已刷新了由2014年華發保持的18400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記錄。
正當市場以為一場耗時耗力的拉鋸戰將發生時,結果卻頗出人意料,競價僅5分鐘,中冶置業便已樓面價2.2萬元/ 平方米,總價50.12億元將地塊收入囊中。
與橫琴地塊5分鐘便結束戰斗不同,當天下午深圳龍華商業用地的拍賣可謂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搶地大戰。
三點整,主持人公布地塊起始價為6.37億,土拍大戰正式拉開序幕。僅過一分鐘,總價便已達到15.05億元,樓面價3.45萬元/平方米,溢價率136%。此時,此時決戰主要在星河和華僑城之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