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上升”房地產泡沫的特殊模式之所以能在中國得以實現,主要得益于中國過去三十年前所未有的高增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享受著改革開放與經濟全球化的紅利,經濟增速整體上保持了高速增長,收入增速多年來保持兩位數。2013年以來,收入增速回落至10%以內,但整體上也保持了8%-9%的較高水平,不低于GDP名義增速。這就使得,即便中國房地產泡沫短期出現,高速發展的基本面也能消化泡沫,進而降低房地產危機的風險。
與以往不同的是,由于中國已處于由高速收入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的新常態時期,未來收入很難延續以往兩位數的較高增長,甚至可能由于轉型,出現短期的結構性失業。雖然2016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經濟出現反彈,但長期來看,中國已經進入“三期疊加”時期,即增長速度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時期。
近兩年的一、二線城市房價比以往漲得都兇狠,說明市場未對收入放緩有充分預期,相反,憑借以往房價只漲不跌的經驗,仍有人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具備獨特性、相信政府會為房地產背書就能對抗經濟規律。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獨特之處
試將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特殊情況與日本當年房地產泡沫時期進行對比,不難發現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獨特之處。
我們將持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