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新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僅有4天,綠地集團在陜西省西安市的項目綠地國際生態城就吃下一個罰單。
6月13日,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網站發布公告稱,綠地國際生態城項目涉嫌在商品房銷售活動中存在人為營造緊張氣氛、捂盤惜售等違法違規行為,即日起,暫停綠地集團浐灞實業有限公司開發的綠地國際生態城西地塊及西地塊二期、綠地國際生態城(東地塊)項目的網簽銷售。
法治周末記者在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網站查詢得知,綠地國際生態城項目分多期推盤,最早的一批樓盤于2010年7月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此次罰單涉及的綠地國際生態城西地塊及西地塊二期的6幢和8幢,在2017年的6月9日剛剛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而整個項目上一次的取證日期為2016年1月29日。
然而,時隔將近一半年好不容易有新的可售項目推出,就被暫停網簽,項目銷售在短期內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建議購房者暫緩購買涉事項目
法治周末記者咨詢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市場處工作人員后,該工作人員表示,綠地生態城項目的主要問題在于捂盤惜售,可能存在多種情況,或者是有房子不賣,或者是本來還有多個房屋可售,卻告知購房者已所剩不多。
“建議購房者在暫停網簽的情況下不要輕易繳納購房資金。因為當前即便交錢,也簽不了合同。等開發商整改好,就會恢復網簽,到時再買也不遲。”前述市場處工作人員說道。
至于對綠地集團在西安相應項目和公司的處罰何時停止,該工作人員稱要視整改情況而定。
記者試圖聯系綠地集團浐灞實業有限公司以及綠地集團在西北的區域管理總部了解具體情況,但截至發稿前未能取得相應聯系和回復。
查詢公開資料后,法治周末記者還了解到,就在今年5月19日,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還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品房銷售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以下行為視為捂盤惜售:達到商品房預售條件,不及時申請辦理預售許可的;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之日起,10日內未公開銷售的;同一個《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采取分幢、分單元、分層開盤的;采取其他方式對已取得預售許可的未銷售房屋不進行公開銷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