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市規劃局江寧分局“規劃開放日”活動舉行,規劃人員向受邀出席的媒體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市民代表深入介紹了13個特色小鎮的規劃亮點、特色。目前,江寧13個特色小鎮規劃全部出爐,大塘金香草小鎮獲市政府批復,蘇家文創小鎮等3個小鎮規劃正在上報市政府。
特色小鎮建設正在我市如火如荼地推進,僅江寧區就有13個特色小鎮同步創建,其中,南京未來網絡小鎮進入江蘇省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南京未來網絡小鎮、祿口皮草小鎮、湯山溫泉養生小鎮進入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石塘互聯網小鎮進入市級特色小鎮培育名單。
江寧特色小鎮名單如何確定?規劃有何亮點和特色?開放日活動現場,30多家中央、省、市、區媒體及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受邀參觀江寧特色小鎮。市規劃局江寧分局負責人胡傳宏表示,去年以來,江寧在深入學習浙江經驗基礎上,結合地方區域實際謀劃特色小鎮建設,特色小鎮推進工作呈現起步較早、注重頂層設計、強調城鄉統籌發展等特點。
記者獲悉,江寧區去年12月在全省率先出臺《江寧區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導則》,導則以目標為導向,針對城、鄉特色小鎮發展基礎,強調特色,提出了差異化的規劃建設要求。從目標價值、內容框架、成果形式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創新探索。
根據上述《導則》,江寧根據城鄉空間差異,確定了城鎮板塊、鄉村板塊兩類特色小鎮空間載體,城鎮板塊包括湯山溫泉養身小鎮、未來網絡小鎮、牛首山文化小鎮、祿口皮草小鎮等9個小鎮,鄉村板塊有大塘金香草小鎮、蘇家文創小鎮、石塘互聯網小鎮、黃龍峴茶文化小鎮等4個小鎮。
鄉村板塊特色小鎮重規劃、顯特色,充分彰顯江寧的山水優勢和大地景觀。例如,黃龍峴茶文化小鎮依托周邊現有鄉村旅游和區域茶文化氛圍為發展基礎,以“茶產業”為主導,將傳統茶產業和茶具等衍生品相關業態納入區域產業發展范疇,最終形成具有“新中式生活方式”獨特標簽的黃龍峴茶文化特色小鎮。
城鎮板塊特色小鎮則須深入梳理產業優勢、提煉主導產業,同時提升城市環境和品質,更注重搭建社交客廳、完善旅游功能。例如,江寧東山汽車特色小鎮依托原南京東山汽車4S園建設,在現有汽車銷售維修載體的基礎上,注重完善區域城市功能,優化產業鏈條與空間布局,創造更為優越的購車、品車、論車、玩車環境與體驗。
在胡傳宏看來,特色小鎮選擇必須滿足以下標準:區位交通條件好、建設規模符合要求、有一定的發展腹地、空間特色鮮明、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或區域影響力,產業方向明確,應具備發展前沿新興或創新產業的基礎或資源。
特色小鎮建設還和江寧美麗鄉村緊密結合。作為城鄉統籌發展的極佳平臺,江寧充分利用大都市近郊區的資源稟賦優勢,從規劃層面統籌考慮人口規模、產業布局、國土空間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摒棄“貪大求洋”、“大拆大建”的做法,合理界定人口承載力、資源承載力、環境承載力與產業支撐力,力爭將特色小鎮打造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臺。
(原標題:江寧13個特色小鎮規劃出爐)
推薦閱讀>>>
地產調控成效顯現 5月國家統計局70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