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房產市場大肆并購的孫宏斌在天津大本營也開始撿漏了。5月12日晚間,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天津融創同意收購天津星耀80%股權及債權,總代價為102.54億元。
這意味著天津最著名的星耀五洲爛尾項目被融創一舉收購,涉及未售計容建筑面積235萬平方米。相較于傳統的拿地模式,融創通過并購“曲線拿地”已在業內成為明星大鱷。2016年年報顯示,融創僅去年一年共對外發起16筆收購,涉及資金595億元,2/3的土地儲備來自于收并購。
今年前4個月,融創銷售攬金近600億元,其年度目標是2100億元。在熱點城市不斷調控背景下,孫宏斌年初對后市表流出較悲觀情緒。
百億收購星耀五洲
公告顯示,此次收購共包含三部分:股權代價為人民幣38.77億元、天津星耀欠付第三方投資者的未償還借款人民幣54.82億元,應計未付利息8.95億元,總代價102.54億元。收購完成后,天津星耀的董事會將由5名董事組成,其中4名將由天津融創提名,一名由昆明星耀提名。天津融創提名的其中一名董事將擔任天津星耀的董事長,天津融創有權提名天津星耀的一名總經理及法定代表。
公告顯示,天津星耀主要從事天津市津南區星耀五洲項目的開發,后者包含住宅及商業功能,總占地面積約為26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為412萬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約為300萬平方米,容積率為1.1。其中已售計容面積約為65萬平方米,未售計容面積約為235萬平方米,預計分四期開發,開發周期為5年,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大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2007年天津星耀投資有限公司以62.9億元的總價拿下天津津南區八里臺鎮天嘉湖地塊,這個價格成為當年天津樓市單塊成交面積和成交總價的雙料地王,也是當年全國成交總價地王。
2008年,星耀五洲項目曾以“世界級休閑平臺、國際性居住社區、全球化觀光勝地”的旅游地產概念,加上位于環渤海及海河下游環形旅游經濟帶的中心的優勢,被列為天津市20大重點項目之一。
然而,該項目在拿地后的四五年時間里就遭遇項目停工、房源無法交付等問題。據公開報道顯示,2008年至2011年底,星耀五洲項目共歷經4個信托,其中華融國際信托僅一年半的時間便被中止,用一個新的信托融資來償還上一個信托,成為星耀五洲慣用的做法,其資金鏈斷裂已經是不可回避的事實,截至2016年12月底,天津星耀未經核算的凈資產總值約27.22億元,融創以38.7億元的收購價,在原土地樓面價2100元的基礎上溢價800元,也算是一個合理的價格。
融創中國表示,此次收購有助于進一步增加公司在天津的土地儲備和市場份額,并進一步鞏固其在天津市場的領先地位及品牌影響。并稱,收購事項完成后,或將考慮與其他潛在業務伙伴合作投資天津星耀。
縱深布局提速
2017年融創將銷售目標定為2100億元,截至4月底,其實現合約銷售金額人民幣638.2億元,同比增長80%。融創表示推盤重心在下半年,對于實現銷售目標很有信心,這也使得融創必須迅速擴張拿地,以加速儲糧保證供應。
2016年,孫宏斌曾在合肥項目發布會上公開表態:“融創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停止申請拿地,至于一級市場拍地什么時候重啟,要視后續信貸政策而定,但是融創的并購不會停。”同時有著“野蠻人”之稱的孫宏斌將融創發展布局的速度帶入“野蠻進攻”的時代。
融創的并購野心從2015年開始連續增持金科股份(000656,SZ)中可見一斑,直到今年5月孫宏斌再舉牌,以持股25%逼近實際控股人。對于金科股份的增持只是在融創并購擴張版圖中的一項,在融創的并購史上,更是出現過綠城、佳兆業、雨潤等知名企業。
2016年可以說是融創收并購的爆發之年,收購金科地產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從恒大手中收購青島嘉凱城全部股權;收購萊蒙國際位于三河燕郊、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及惠州的7個項目公司的所有股權;以137.88億元的代價收購聯想旗下所有的地產業務,過去一年共發生16起收購,獲得5394萬平方米土地儲備,其中68%是通過并購獲得,第四季度更加明顯,收并購比例達到82%。
廣發證券分析師樂加棟分析表示,融創通過收購的方式,通常情況下獲取的是在建或者竣工的項目,從而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進入銷售、回籠資金;另一個好處是,通過股權收購也可以相對更方便地進駐和布局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