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首旅酒店(600258,SH)收購如家酒店后的首份年報出爐。
2016年,首旅酒店實現營業收入6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9.40%。其中,2016年首旅酒店的酒店業務營收61.5億元,而如家酒店集團4~12月營業收入52.2億元,成為首旅酒店營收貢獻的“主力軍”。
中高端酒店是首旅酒店及如家酒店2016年的關鍵詞之一。此前,在2016年半年度業績報告說明會上,首旅酒店總經理孫堅曾表示“中端酒店是大的發展方向”。
中國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彥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國際中高端酒店的品牌影響力相對較大,而本土品牌數量有限,市場的培育和認可亦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記者試圖就相關事項聯系首旅酒店,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并購貸款費用拉低利潤
首旅酒店在2016年4月完成了對如家酒店集團的收購。首旅酒店2016年報披露,如家酒店集團4~12月實現營業收入52.21億元,利潤總額5.57億元,凈利潤約3.95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05億元,2016年資產總額95億元,凈資產50.36億元,其中歸屬母公司凈資產49.8億元,資產負債率46.99%。
與之相對的是,首旅酒店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65.2億元,凈利潤為2.1億元。比對上述數據可知,如家4~12月的營收占首旅酒店全年營收的80%,在吞下如家酒店后,首旅酒店的營收增長389.4%,凈利潤增長110.66%,業績得到顯著增厚。
在收購如家的過程中,首旅酒店曾經歷過資產負債率高企的階段,但目前已得到有效的緩解。2016年6月30日,其資產負債率曾達到82.77%。2016年12月,配套募集資金到位,因此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降低。根據首旅酒店如今披露的財務數據,該公司2016年期末資產負債率降低至59.5%,比期初減少5個百分點,較2016年中期亦有明顯下降。
此外,首旅酒店披露,2016年該公司凈利潤為2.1億元,但在符合非經常損益的損益項目中,包括重組費用4470萬元,以及2016年因首旅酒店(香港)公司貸款11.57億美元收購如家酒店集團66.14%股權而產生的匯兌損失,后者影響利潤總額約7781萬元。加之首旅酒店收購如家時的貸款利息拉低利潤總額2.2164億元,上述3項因收購帶來對利潤總額的影響總計3.34億元。
但首旅的并購也給其帶來可觀的收益,如家4~12月實現利潤總額5.57億元,其中影響首旅酒店合并報表利潤總額2.26億元,這部分占合并報表利潤的42.75%。
整體而言,2016年首旅酒店收購如家仍帶來了可觀的收益,而如家全部酒店在首旅酒店麾下的第一年里,其各項經營指標相較于去年均為增長態勢。根據首旅酒店披露的如家酒店經營整體情況,2016年4~12月如家全部酒店的Revpar(每間可供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平均145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3%;平均房價170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8%;出租率84.9%,比去年增長0.35個百分點。
今年中高端酒店擴張160家
“未來,中高端品牌是公司酒店主業重點發展方向。”按首旅酒店2016年報所述,至2016年末如家旗下的中高端酒店總計220家,而經濟型酒店則為2947家;與如家以經濟型酒店為主的現狀相對,首旅旗下則有中高端酒店97家,而經濟型數量僅有58家。
截至2016年末,首旅酒店旗下的酒店家數總計為3402家(含境外1家),客房間數37.356萬間,其中的中高端酒店數量占比為9.32%,客房間數占總客房間數的13.59%,而經濟型酒店數量仍占很大比重。
在楊彥峰看來,目前我國主流的酒店集團已經向品牌細分以及中高端升級方向發展,而住宿需求也有由此前滿足消費者的標準化需求,轉而更加細分市場、做特色品牌,因此對首旅酒店和如家而言,品牌升級已成為必然。
按照經營計劃,首旅酒店仍將繼續重點發展中高端酒店品牌,在酒店消費升級的趨勢下,首旅酒店披露2017年公司將加快和頤至尊、和頤至尚、和頤至格,如家精選等品牌的發展,整合“建國、京倫、南苑”等高端品牌,形成中高端全覆蓋的品牌系列。
2017年,首旅酒店的全部新開店計劃預計為400到450家,在新開店中,中高端店占比預計為40%左右,也就是說中高端酒店2017年增量預計為160~18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