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業務不振,賣房“輸血”已成上市公司“求生”的法寶之一。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就有逾百家上市公司出售房產,轉讓金額超20億元。而與此同時,去年有105家公司的利潤不足千萬,不抵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一套住宅的價格。
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在一線城市賣一套房。在房價多年來只漲不跌的大環境下,這樣殘酷的事實讓不少上市公司投入到“炒房”的行列當中。
剛于今年5月9日登陸創業板的金陵體育便是最新的案例。該公司昨日(5月22日)晚間公告稱,準備花費7600萬元在上海購置辦公用房,不過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截至3月31日,該公司貨幣資金余額只剩下934.51萬元,讓人不禁想問,這筆買房巨款將來自何處?
7600萬買房資金從何而來?
金陵體育5月22日晚間公告顯示,公司擬設立全資子公司暫定名為金陵體育產業(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陵上海),注冊資本10000.08萬元。
盡管金陵上海還未正式成立,但金陵體育已經為其想好了下一步動作。金陵體育表示,為了便于金陵上海實際開展經營業務,在其設立完成后,由金陵上海向上海愷泰房地產購買上海虹橋樞紐附近位于諸光路1588弄608號2層之房屋作為辦公用房。該房產預測建筑面積約1684.42平方米,購置成本不超過7600萬元。
對于此舉,金陵體育表示,公司通過在上海虹橋樞紐附近建立綜合化的運營管理中心,將充分利用上海的區域優勢和技術優勢,提升公司對市場前沿需求的敏銳度,提速公司對下游客戶服務要求的響應度。此外,上海匯集了眾多來自世界各地、各行各業的精英人才,此舉也有助于公司引進高端人才。
按照公告,金陵體育此次設立全資子公司的資金來自公司自有資產,購買房產的資金也來源于自有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公司披露的財務數據,其目前是否有足夠的自有資金支付相關款項,讓人擔憂。金陵體育5月8日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之上市公告書》顯示,截至3月31日,公司貨幣資金余額剩下934.51萬元。
金陵體育賬上就這么點錢,公司拿什么買房子?有投資者就表示,金陵體育不是剛首發上市嗎,募資總額近2.6億元,即便扣除4000多萬元的發行費用,仍剩余募資金額約2.19億元。那么,公司買房的錢會不會來自這筆錢?
▲圖片來源:金陵體育官網
記者注意到,根據計劃,金陵體育通過首發募集的資金將全部用于體育器材產能擴建、研發中心用房兩個項目。上述兩個項目擬投入募資金額分別為1.88億元和3124.39萬元,投資地點均位于張家港市。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發行募集資金將存放于專項賬戶集中管理,做到專款專用。因此,金陵體育基本不可能會動用募資購買上海房產。
為了解詳情,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金陵體育,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雖然賬上資金不足),但為了企業發展,(買房)是必須的。買房的錢一部分出自自有資金,還有就是通過銀行貸款,肯定不會是使用首發募資購房。現在企業發展必須走高端路線,公司要主動以上海展開輻射。
企業買房偏好一線城市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金陵體育在上海購房反應了上市公司投資房產的一個重要編好,就是集中于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
在新華社去年10月11日的報道中提到,截至報道當日,滬深兩市共披露了近60宗上市公司花費超千萬元購買土地和房產的計劃或方案,總金額達到93億元,其中總計有55億元資金以改善辦公環境、購置新的辦公場所等名義,購買了商業辦公項目、商住兩用項目以及停車位。
同時,在所有購買土地和房產的計劃或方案中,六成發生在北上廣深。
中信證券地產首席研究員陳聰認為,企業買入寫字樓等物業并不主要追求短期價格上漲,而是更看重寫字樓穩定的租金回報。這種能帶來穩定回報的資產,在經濟下行的環境之下更加誘人。
另一方面,相比個人往往采用直接買房的方式,企業進入樓市的方式更加多樣化。
北京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的高管表示,雖然住宅價格不斷上漲,但由于在持有環節和交易環節稅費較重,企業更傾向于通過一些“套路”進入樓市,包括:
直接收購房企或向原先持股的房企增資。
將上市時的募集資金改變用途或用超募資金買房。
將上市公司資金投向房地產私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