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近來官司纏身的Uber來說,最雪上加霜的消息就是,該公司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勁敵Waymo與共享出行業務上的競爭對手Lyft走到了一起。
據《紐約時報》5月15日報道,近日谷歌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公司Waymo與Lyft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將在項目試點與產品開發上合作,推進自動駕駛車輛的發展與普及,這是雙方將自動駕駛技術推向商業化的重要一步。
Lyft發言人稱:“Waymo擁有當今最好的自動駕駛技術,與他們合作將加速我們雙方共同的愿景——打造世界上最好的出行生活”。Waymo的發言人也表示:“Lyft對改善城市出行方式的愿景和承諾將有助于Waymo的自動駕駛出現在更多的地方,造福更多人。”
《紐約時報》援引熟悉這筆交易的知情人士的說法,Waymo與Lyft在去年夏天進行了第一次有關建立伙伴關系的會面討論。在那次討論后,雙方的管理人員造訪了對方的公司,隨后便確定了合作的想法。
近年來自動駕駛行業中企業間的抱團并不少見,但此前多為技術研發企業與汽車主機廠或零部件廠商之間的合作。Waymo去年與今年前不久分別達成了與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本田的合作,而Lyft則接受了通用汽車5億美元的入股。但Waymo與Lyft的合作卻是第一次兩個科技企業走到了一起。
Waymo脫胎于谷歌X部門的無人車項目,是當前世界上起步最早的自動駕駛研究團隊,至今已發展8年,路測里程超過了300萬英里。顯然Lyft在技術積累上與之不在一個量級。
ARK投資管理公司的工業創新分析師塔沙·基尼(Tasha Keeney)向《市場觀察》(MarketWatch)表示,在這起合作中,Waymo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技術”,加州的一項調研報告顯示,Waymo無人車幾乎無需人為干預,兩次干預之間的平均里程為5000英里,這一成績是所有在測車輛中的最高水平。但Waymo的唯一問題是如何實現商業化部署,與Lyft 的合作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
因而Waymo看中Lyft的未必是后者的技術能力,雙方的合作更像是技術與商業模式的聯姻——Waymo將為Lyft打造自動駕駛共享車隊提供技術支持;而Lyft對Waymo的價值則在于,為其提供更多的自動駕駛系統裝車量,通過向其開放數據幫助其更好地“調教”其自動駕駛系統。
《紐約時報》也認為,Waymo與Lyft的合作伙伴關系標志著,Waymo的自動駕駛技術走過了研究階段,即將打開商業應用上的新篇章。而對Lyft來說,盡管公司曾經表示將會與通用汽車合作測試自動駕駛車輛,但它在自動駕駛方面的進展一直不見大的起色,并且在打車軟件業務上一直被Uber壓制,與Waymo的合作也為Lyft提供了另一種進入市場的方式。Lyft總裁約翰·齊默(John Zimmer)曾表示,Lyft的未來在于無人駕駛汽車,到2021年,無人駕駛汽車將會為Lyft完成大部分載客服務。
Waymo與Lyft的聯合或將帶來一次行業格局的變化,其中最心塞的恐怕就是Uber了。
Uber近來因為涉嫌指使員工盜竊Waymo的技術數據和商業機密而被Waymo告上了法庭,外媒稱在案件得到很好的了結之前,Uber的無人駕駛研發項目或將暫時被擱置。看到自己的競爭對手和原告走到了一起,對應對官司已經焦頭爛額的Uber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
心塞的還不止Uber。根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的估計,Waymo與Lyft建立的是“質量”與“數量”的合作伙伴關系,這一聯盟的達成首先威脅到的是已經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有了先發優勢的特斯拉。摩根士丹利甚至表示,由于面臨大型技術公司的競爭威脅,他們近日調低了對特斯拉的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