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閱北京住建委官網獲悉,3月17日至今,住宅網簽率僅20.9%,在領取預售證的17個住宅項目中,竟有11個項目出現“零網簽”情況,“未開張”比例高達65%。與此同時,領證項目中網簽率達90%以上的兩個樓盤,均系自住房型產品。
自317新政開啟“史上最嚴調控潮”以來,北京樓市“爆炒”之火終于退下去,市場預期迅速降溫,成交量也大大縮水。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住建委網簽數據有一定的滯后性,但超乎以往的“零網簽”現象,一定程度上說明市場成交量目前處在低位,且在“限高價、控預售證”的形勢下,許多樓盤選擇為領證而降低銷售均價,樓市整體進入停漲的平穩期。
限價限簽下 房企調整定價與銷售
相比于已領證而銷售艱難的項目,尚有許多原本準備高價上市的樓盤擱淺在“預售證”這一關上。
“本來是今年初預備領預售證,樣板間這些都打造好了,遇上調控,不得不暫時調整價格定位和銷售節奏。”一位開發商表示。事實上,類似情況在北京市場并不在少數,尤其是高端豪宅,因定價太高而增加了領證難度,有少數樓盤只能調低價格以申請預售證。
“一方面是購房準入條件嚴格受限,市場需求口明顯縮小;另一方面,開發商領取預售證的要求從嚴,對銷售價格的限制也在加強。”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近一個多月連續的調控措施,正在深刻改變市場預期,‘炒房夢’已被打破,開發商必須重新思考如何面對一個長期低增長的理性市場。”
六成“零網簽” 純商品房受打擊面大
連續發力一個多月的調控之手,讓許多北京住宅項目未能如去年同期般暴熱,網簽情況可用慘淡一詞形容。
據不完全統計,3月17日起到截至發稿,北京共有17個住宅項目成功領出預售證,主要是位于順義、昌平、密云、東壩、大興、門頭溝等區域,批準銷售共3634套,目前實現簽約763套,實際網簽率只有20.9%。
其中,11個項目領證至今仍為“零網簽”,而網簽率最高的兩個項目朝新嘉園西里一區和興盛怡景園,均系銷售自住房產品。
成交驟降,反映出純商品房在調控之下受到的打擊面尤大,從近期的其他業內統計數據中也可看出,新增購房需求量在持續減少,北京純商品房的市場預期仍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