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退房 余款被中介扣留
昨天下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陳女士的工作單位。陳女士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她介紹稱,其另外兩個室友也是馬來西亞人。“租房時我還在新加坡,北京這邊的同事幫忙找的房子。”陳女士說,未簽合同前,中介收了4500元訂金之后又退了,簽合同時一次性付給中介18000元。雙方簽署的合同顯示,租賃期自2017年2月11日到2018年2月10日,“押一付三”每個月租金為4500元。
4月11日,陳女士剛交完之后三個月的房租,就接到中介的電話,要求其和室友兩天內搬走。“對方說國家不讓外國人居住,還威脅說不走就趕我們出門。”陳女士稱,4月14日她和同事曾去門店理論,根據陳女士提供的錄音,記者聽到中介當時承諾,“錢可以退,搬走之后退給你們,可以退一大部分。”
“可等我們搬走后,中介又說是你自己搬走的,你也奈何不了我。”陳女士說,燃氣費、水電費是按半年的用量交的,包括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2000多元。事后,她向很多部門進行了投訴,但中介至今沒退還一分錢。
同公司的職工小波也是通過該中介租的房,小波告訴記者,“剛入住不滿兩個月,中介最近突然說要收1200元物業管理費用,我還與他們僵持著呢!”
屢被投訴 未在住建委備案
在惠河北街通往地鐵傳媒大學站的路口,北京晨報記者看到門牌上“順聯世紀”四個大字。記者稱有一個馬來西亞朋友租房,業務員熱情詢問起來。當記者提及“租房子對外國人是否有限制”時,業務員當即否定稱,“有好多外國人從我們這兒租房子。”昨天,記者給中介負責人胡姓經理打電話,咨詢馬來西亞友人租房被轟一事,對方立刻稱“我不在那兒干了”,便匆匆掛掉了電話。
記者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網站上查詢到,北京順聯世紀房地產經濟有限公司在朝陽區有兩個注冊地。其中位于定福家園南里的公司,曾被工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另一家分公司目前已經注銷。據住建委網站公開信息,順聯世紀房地產未備案,2015年至2016年多次被列入按月公布的被投訴前10名房地產經紀公司名單中。在貼吧、微博上搜索“順聯世紀”,記者查詢到不少租客稱遭遇了“剛收完押金租金趕人”“事后加收管理費等多項費用”“被中介撬鎖、堵鎖眼”等經歷。
律師提醒
租房前注意查詢中介信用信息
對此,北京國漢律師事務所李詩懷律師表示,中介逼迫陳女士退房,屬于單方面惡意違約行為,顯然陳女士是遭遇了“黑中介”,陳女士完全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要求順聯世紀承擔違約責任,并退還相關的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