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數年發展,P2P網貸行業終于躋身“萬億”級別理財市場行列。
有數據顯示,中國理財市場總規模由2015年的超80萬億元上升至2016年的100萬億元,這一市場被銀行、信托、券商和保險等主流理財方式所占據,其中銀行約30萬億元,信托理財約20萬億元,券商理財約14萬億元,保險理財約15萬億元,基金規模約19萬億元。網貸之家最新數據顯示,從2016年4月底到2017年4月底,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量增長近2.5萬億元;截至4月底,網貸行業貸款余額近萬億元。
這也意味著,如今“萬億”級別的P2P理財市場正從小眾走向主流,在理財市場也將占據著一席之地。
事實上,4月網貸成交量環比上有所下降的。網貸之家數據顯示,繼3月成交量創歷史新高后,4月P2P網貸行業成交規模環比下降約一成,全月成交2249億元。成交量排名前三的上海、廣東、北京三地網貸成交量均出現了下降。其原因在于4月有“清明”、“五一”兩個小長假,工作日僅有19個。
雖然月成交量出現了回落走勢,但是并沒有阻止P2P網貸行業貸款余額穩步上升。截至4月底,P2P網貸行業貸款余額增至9576億元,環比3月底增加了約4%。網貸之家認為,部分平臺成交量下滑更多是因為債轉成交量的下降,而這部分成交量的下滑并不影響平臺貸款余額的上升,也體現了資金仍處于凈流入的發展趨勢中。
處于整治期的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仍在收縮。截至4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2214家,相比3月底減少67家。
據不完全統計,其中2家新上線平臺;幾家平臺在4月重新恢復發標;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73家。截至2017年4月底,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到3676家,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5890家(含停業及問題平臺)。
面對收緊的監管,投資人和借款人在對待P2P網貸行業的態度截然不同。4月,P2P網貸行業的活躍投資人數、活躍借款人數分別為405萬人、270萬人,前者環比下降了3.42%、后者環比上升了13.01%。
這一升一降的數據也反應了,活躍投資人數與成交規模一起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而活躍借款人繼續大幅度上升,可見小額消費金融業務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借款人受益。網貸之家預計,活躍投資人數仍將緩慢上升,而活躍借款人數量仍將顯著上升。
收益率的持續走低或許是投資人選擇“棄坑”的部分原因。數據顯示,4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30%,環比下降11個基點,同比下降194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