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6.130, -0.06, -0.97%)蘇州分行行長曹亮對記者表示,“民企能做到這么好,絕不是行政行為,一定是商業的行為。如今民企在轉型期,只要是向著好的、正確的方向去發展,本著商業行為為主導的原則,銀行一定是給予支持的,企業也是不會缺少融資渠道的。”此外,他還認為,當前出現資金問題的中小微企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不規范發展,拿到充裕的資金后并沒有用于擴充生產,擴大經營規模,而是進行一些投資性風險較高,資金回籠較慢的項目,所以銀行在放貸上也會認真甄別。
金融助力民企發展
經濟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金融發展也需要實體經濟提供支撐。據媒體不完全統計,今年9月份以來,國務院、央行、銀保監會等分別牽頭召開了數十場座談會、吹風會,均為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當前,從中央到地方,從銀行到機構,各項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舉措紛紛出臺。“我們既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在持續加大對優質民企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的同時,不斷擴大民營企業資金支持力度,并針對部分遇到困難的民企實施‘精準幫扶’,通過切實可行的金融手段,進行精準匹配差異化服務,支持民企渡過難關、轉型發展。”民生銀行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林靜然對記者表示,該行積極為民營企業拓展直接融資渠道。比如發債業務,南京分行今年已經發行債券400多億元,其中就有很多民營企業的債券(包括海外債)。
此外,銀行還制定了傾斜政策支持民營企業。曹亮表示,民生銀行蘇州分行對新開發的實體民企和重點民企在授信投放環節可享受風險資本減免,或者利率優惠等政策。2018年前十個月,蘇州分行新批授信337億元,其中75.6%為民營企業,較上年同期又增加8個百分點。但我們也要清晰的認識到,行政性地要求金融機構降低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顯然是不可持續的,更多的還是要依靠市場。
中國工商銀行(5.400, -0.02, -0.37%)前行長楊凱生近日就表示,解決企業融資難不能靠簡單地壘加貸款,關鍵還是要解決中國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這些年來一直都存在的過分依賴銀行信貸的問題。“一定要建立健全企業的資本(而不是資金)補充機制。”(完)
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