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連銀行金融市場風險管理部分析稱,2017年監管系統集中對保險機構、保險代理機構等的違規行為進行處罰,相關處罰案由主要集中在編制虛假資料等內控與自律嚴重違規及違反保險業禁止行為如欺騙投保人等,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監系統重點對保險業機構從內控的角度規范公司治理與業務操作,以及保監系統契合整個金融監管系統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大環境,充分保障消費者權益。
1、910張罰單共罰1.18億
截至2017年底,保監系統共開出行政處罰罰單977張(根據編號推算,包含部分未披露罰單),披露910張。其中保監會公布罰單44張,各地保監局公布罰單866張,相較2016年全年保監會公布的29張罰單而言,2017年保監會層面開出的罰單數量增加。
在910張罰單中,共對近230家保險業機構和650余人實施行政處罰,處罰金額共計約1.18億元,其中針對機構罰款共9000余萬元,針對個人罰款共2700余萬元。從公布的罰單來看,壽險類公司與財險類公司受罰數量相對較多,分別為37家與32家。其中,壽險類公司處罰比例為39%,財險類公司處罰比例為41%,二者基本持平。除各類保險公司外,保險代理公司、保險銷售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等保險相關機構也因各種違規行為受到處罰,其中保險代理公司受罰數量相對較多,達88家,保險銷售公司與保險經紀公司受罰數量均為23家。
而在處罰措施方面,主要為罰款與警告,但針對部分嚴重違規的機構與個人,給出暫停新業務、撤銷任職資格甚至禁入保險行業等嚴重處罰也非個例。
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2017年保監會在整治市場亂象上重拳出擊,一方面堅持從嚴執法,堅決執行機構與人員雙罰制;另一方面加大處罰力度,對案件嚴肅追責,從嚴處罰。尤其對個別影響惡劣、嚴重擾亂保險市場秩序的保險機構,堅持依法從快從重處罰。
大連銀行金融市場風險管理部分析稱,縱觀保監系統2017年披露的罰單,處罰個人與處罰機構并重、市場關注度較高的違規事件處罰力度較大、跨市場處罰等特點較為突出,保監系統從監管層面推進保險業回歸本源,治理保險業亂象信號明確。
2、電銷違規仍是重災區
值得關注的是,保監系統在2017年開出的欺騙投保人的135張罰單中,電話銷售形式違規的多達99張,主要違規事項為夸大保險責任或保險產品收益,利用營銷手段進行不實宣傳,對法律、法規、政策作不實宣傳等。
近年來,保險機構用電話銷售方式營銷的業務模式發展較快,相關亂象及操作不規范問題也隨之產生。2017保監會年下發的監管函中重點關注了電話銷售違規的問題,針對太平財產保險、中國人壽財險、中國人民財險、陽光人壽、泰康人壽、平安人壽電話銷售業務不符合保險監管規范性文件要求、電話銷售和互聯網銷售業務內控管理不完善、系統管控不嚴等問題,要求其全面整改,并對違法違規問題責任人嚴肅問責。
以保監會于2017年12月1日發布的招商信諾人壽的行政處罰函為例,保監會表示,在對招商信諾2015年簽單的電話銷售保單業務進行檢查中,隨機抽查了其下屬的3家自建電話銷售中心,均發現存在電話銷售欺騙投保人的違法行為,且違規保單占比較高。同時,檢查還發現招商信諾總公司在銷售業務品質管理等內控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據此,對招商信諾人壽及其相關負責人作出處罰。
從目前保監會對險企的趨嚴監管力度以及保監會要求持續強化監管的態度來看,補制度短板,整治市場亂象的藥劑將繼續強力注入保險業。“保監會將進一步強化監管力度,有效彌補制度短板,織牢織密制度籠子,堅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大力治理保險市場亂象”。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近期表示,要以達到切實防范和平穩處置市場風險,深化保險監管和市場改革,推動保險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為發展目的。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