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五險一金”大家都不會陌生,"五險"指的是五種保險,其中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而"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
近日,人社部與財政部聯合印發《企業年金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之前的“五險一金”增加至“五險二金”那新增的“一金”又是哪一金呢?
“一金”是指企業年金,企業年金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其他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建立補充養老保險的,參照其辦法執行。
企業年金
入企業年金條件
建立企業年金,應當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并履行繳費義務,企業具有相應的經濟負擔能力。
企業和職工一方通過集體協商確定建立企業年金,之后制定企業年金方案。
費用繳納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具體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一方協商確定。職工個人繳費由企業從職工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
企業繳費應當按照企業年金方案確定的比例和辦法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職工個人繳費計入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企業當期繳費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最高額不得超過平均額的5倍。
權益歸屬
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企業可以與職工一方約定其自始歸屬于職工個人,也可以約定隨著職工在本企業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歸屬于職工個人,完全歸屬于職工個人的期限最長不超過8年,并明確了幾種例外情形。
領取條件
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也可以將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全部或者部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合同領取待遇并享受相應的繼承權。出國(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本人。
領取方式
倡導按月領取,有利于發揮企業年金長期養老保險的作用。
允許分次領取,有利于退休人員結合企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政策和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領取次數。
保留了一次性領取方式,更加人性化,給予退休人員更多選擇。
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進一步豐富補充養老保險方式。
年金是否可轉移
職工變動工作單位時,新就業單位已經建立企業(職業)年金的,原企業年金個人賬戶權益應當隨同轉入新就業單位企業(職業)年金;職工新就業單位沒有建立企業(職業)年金的,原企業年金個人賬戶可以暫時由原管理機構管理,也可以由法人受托機構發起的集合計劃設置的保留賬戶暫時管理。另外,《辦法》還明確了企業年金方案終止后,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轉移辦法。
企業終止繳費如何解決
企業在經營虧損、重組并購等情況下,經與職工一方協商,可以中止繳費。不能繼續繳費的情況消失后,企業和職工恢復繳費,并可以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按照中止繳費時的企業年金方案予以補繳,補繳的年限和金額不得超過實際中止的年限和金額。
企業年金是否能繼承
職工或者退休人員死亡后,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執行日期
《辦法》將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