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中國茶葉7%、持股中國聯通超10%……頻頻亮相國企混改的中國人壽,逐漸走到資管舞臺中央。
“對國企改革充滿期待,并愿積極參與。”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創新業務投資總監劉凡近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國壽資產計劃進一步加大股權投資,作為對類固定收益投資的補充。他還首次對外披露了國壽股權投資鎖定的六大行業,包括基礎設施與不動產、能源環保、醫療健康、先進裝備制造、消費升級以及信息傳媒。
傾向于直接股權投資
劉凡表示,國壽資產在投資未上市股權領域,主要關注六大行業,包括基礎設施與不動產、能源環保、醫療健康、先進裝備制造、消費升級以及信息傳媒。“這六個方向是我們經過認真考慮選擇的,既涵蓋了傳統經濟,也包含了"新經濟"的轉型方向。”
傳統經濟就是基礎設施不動產和能源環保。這類行業重資產、重資金投入,收益相對穩定,現金流非常好。這與保險資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相匹配。
新經濟則是指后面四個行業方向——醫療健康、先進裝備制造、消費升級和信息傳媒。“這些代表了國家未來轉型的方向,里面可能會孕育非常多有成長性的股權投資的機會。”劉凡稱,國壽資產配備了專門的團隊,來覆蓋上述六個股權投資方向。
具體到公司,國壽會在上述六大行業中,優選公司治理情況良好、處于行業龍頭地位或有獨到競爭優勢的骨干企業。“其技術壁壘較高,市場前景明朗,財務狀況穩健,具有持續分紅能力和分紅意向,愿意引入我方作為戰略投資人共同發展。同時,該類企業應與中國人壽集團戰略相符,具有較為明顯的協同或互補效應。”劉凡稱,在退出方式上可以選擇IPO、并購等多種市場化手段。
劉凡特別提到,國壽資產會重點關注國有企業混改。目前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是超預期的。以國壽資產剛剛參與完成中國茶葉的混改項目為例,該項目是首批國企混改的試點項目之一。通過本次交易,中茶公司國有持股比例降至40%,同時完成了員工持股,引入具有不同偏好和資源的投資人,組建了新的董事會和各專業委員會,實現了公司的市場化改革。對這樣的國企混改,國壽充滿期待并愿意積極參與,無論是中央國企還是地方國企。
劉凡表示,關于投資未上市公司股權的方式,“具體要看交易結構的便利性,一般來說我們更傾向于自己直接進行股權投資”。
保險資管穩健成優勢
劉凡認為,保險資金期限長、規模大、追求穩健、運用方式靈活,是含金量最高的一種資金。特別是在去杠桿背景下,險資的長期優勢更為明顯,稀缺性更顯著。因此,管理這些資金的保險資管,在資管市場中具有獨特價值。
他表示,對比各資管業態,保險資管在投后的風險監測不及銀行,低風險偏好特性導致項目選擇和交易方案設計,較券商資管或信托更穩健。這在經濟高速粗放發展的環境下,某種程度上是“短板”。但在金融風險嚴控的情況下,低風險偏好、穩健又成為一大優勢,保險資管會贏得更多客戶。
國壽資產的數據或多或少能印證這一說法。國壽資產上半年通過股權、債權等創新模式完成投資項目25個,新增規模1084億元。截至6月底,國壽資產合計管理資產規模超過2.73萬億元,已成為國內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
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國壽圍繞“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供給側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國家重大戰略,投資了地鐵、高速公路、鐵路、清潔能源、發電站、輸油輸氣管道、公租房等涉及國計民生的多個重大建設項目,總規模超過2800億元。(原標題:中國人壽股權投資鎖定六大行業 保險資管穩健成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