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太平人壽在云南昆明打造“旅居式”養老模式,這距該公司在上海啟動的養老社區合作僅僅兩個月。此舉標志著太平人壽全國養老社區布局加速。除了太平外,中國人壽、泰康保險、合眾人壽等多家保險機構均已布局投資養老產業。
養老服務拉動保險產品銷售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3億人,占總人口的16.7%。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市場上有負擔能力且追求品質養老的客戶需求明顯增長。
記者了解到,隨著中高端客戶對養老、健康醫療等保障需求增加,配置10年期以上保障類保險產品的銀行中高端客戶比例快速上升。
養老附加服務對養老保險產品的推動作用也日益明顯。太平人壽方面表示,近來年,不少購買養老險的客戶開始關心養老服務問題,例如是否可以入住養老社區、何時可以入住等。為了確認養老社區入住權利,越來越多的客戶愿意增加保費以獲得入住養老社區資格。
2014年,太平養老產投啟動首個國際健康頤養社區“梧桐人家”建設,計劃投資30億元,大約可容納3600余名老人入住。太平人壽還于當年4月對應開發了終身年金保險,達到一定額度可以獲得養老社區入住資格,據悉這款產品受到市場歡迎。
發展輕資產模式“旅居式”養老
中國人壽、泰康保險、太平人壽、合眾人壽等保險機構均已布局投資養老產業。其運作方式既有以泰康保險為代表的“大資金、重資產、大建養老社區”的高舉、高打模式,也有“小規模、快速復制”的輕資產模式。一家保險公司人士表示,采取重資產還是輕資產模式布局養老社區,不僅與各家保險公司負債端策略有關,也與其投資策略和對市場預判有關。對客戶而言,他們更關注的是居住環境、養老質量和需要支付的費用等問題。(原標題:養老服務拉動保險產品銷售 險企加快布局養老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