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醫療保險制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按照保險原則為解決居民防病治病問題而籌集、分配和使用醫療保險基金的制度。醫療保險制度是居民醫療保健事業的有效籌資機制,是構成社會保險制度的一種比較進步的制度,也是目前世界上應用相當普遍的一種衛生費用管理模式。
單位和個人所繳納的錢劃分為兩部分:
一、個人賬戶(俗稱醫保卡);
二、統籌賬戶。每月都會從所繳費用當中按比例分配到這兩個賬戶,
換句話講醫保卡就是所繳保費中一部分的累計,可以供個人自由支配,支付門診、到定點藥店購買藥品,以及支付住院費用當中自付額部分。同時,因病住院治療需要統籌賬戶支付費用時,醫保卡就是一個記賬憑證(前提是有持續繳費)。
一般醫院的做法是入院時憑醫保卡登記,所有的屬于醫保范圍內的醫療費用直接由社保中心設在醫院的結算中心直接與醫院結算,自己只需支付自付額部分就行。當然、假如醫保卡內有足夠的余額(一般得累計很長時間),就用醫保卡刷卡支付,如果不夠,就由現金支付。
門診不報銷,用你醫保卡每月的金額,用完就自己承擔了,住院的話{住院費用-自己承擔的起付線-自費藥(營養藥、進口藥)}*85%報銷,其他部分自己承擔。了解了參保的范圍,再來看看報銷流程。開始的時候,一切費用先自己出,當出院結算后,拿好自己的結算賬單。
在一個保險年度內,參保居民在門診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普通門診費用在100元(含)以內的,居民醫保基金支付30%,個人支付70%。100元以上的由個人自理。
單位參保的參保人醫保卡上的個人賬戶不全都是自己個人繳納部分 ;靈活就業人員醫保卡上從去年開始也有每月15元個人賬戶,可以用于支付門診費用,就相當于門診報銷了(參保人屬于公務員或單位另有報銷政策除外)
以上醫療保險制度以及醫療保險是如何報銷的內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想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