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8月19日,華泰保險集團董事長王梓木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7夏季高峰會上表示,保險公司要分清自己到底姓“資”還是姓“保”,以及保險公司應將“做長做久”作為長期愿景。
王梓木稱,近一個時期以來,中國保險公司分兩類:一類姓“保”,一類姓“資”。所謂姓保,即堅持保險的風險保障與風險管理功能,保險是雪中送炭,投資是錦上添花;姓資則是將保險作為融資平臺,追求保費規模的快速增長,資產驅動負債,這一經營模式曾大行其道,對資本市場帶來巨大影響。
在他看來,穩健型保險公司應該是負債驅動資產型,近來也有人提出壽險公司可以負債和資產雙輪驅動。
王梓木認為,負債端成本過高,投資端風險過大,保險公司就進入了危險境地。不能把一家保險公司的命運壓在資本市場上,就如同不能把一家老小壓在賭場上一樣。同樣,也不能把中國的資本市場變成賭場,把險資變為“獨資”,管家變為“東家”,劣幣驅逐良幣,使保險業成為“冒險家”的“樂園”,賭贏了自己是英雄好漢,賭輸了國家買單。
他表示,對于保險公司來說,要思考是要“做大做強”還是“做好做久”。“做大做強”是企業發展的好愿景,是需要一定條件才能實現的,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夠做到。企業脫離“市場環境”和“自身能力”這兩個關鍵因素,盲目地“做大做強”,就可能進入“危險時速”,掉進“失敗”的陷阱。
王梓木認為“世界歷史上保險公司破產的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多元化,二是投資失敗。”中國企業的經驗教訓則是盲目增長,所以企業要以做長做久作為目標。(原標題:華泰保險王梓木:保險公司不能將命運壓在資本市場)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