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布二季度業績。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凈利潤42.6億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50.01億美元;每股收益2592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042美元。
保險主業滑坡成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伯克希爾旗下的車險公司蓋可保險(Geico)的索賠費用成了虧損的導火索;巴菲特與美國國際集團(AIG)保險公司達成的100億美元支付條款,進一步拖累了凈利增長。雖然公司投資的鐵路和能源部門實現了盈利增長,但仍導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二季度凈利潤同比下跌15%。
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今年呈現V字型走勢,近期更是幾乎直線攀升,并創出歷史新高。由于季報是在上周五收市后才公布,市場尚未對此做出反映,但業績下滑有可能給股價帶來下行壓力。
伯克希爾的保險業今年運氣欠佳。蓋可保險在支付保險索賠后,為了保住市場份額,在保費上相當節制,這又影響了蓋可的利潤率。伯克希爾再保險公司由于自然災害的索賠和AIG協議而出現了承保虧損,而今年走弱的美元也加大了再保險公司的虧損。伯克希爾旗下的通用保險在二季度只出了更高的承保費用,伯克希爾源自保險業務的投資收入下滑了1%。最終,伯克希爾的保險業務營業收入從一年前的盈利3.37億美元,變為二季度的虧損2200萬美元。
今年一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同樣遭遇保險承銷費用的上漲,導致保險業務整體虧損2.67億美元。而去年一季度的保險業務還盈利2.13億美元。保險業務虧損導致伯克希爾整體的凈利潤同比下滑27%,一季度的凈利潤為40.6億美元。
不過,伯克希爾通過保險業務預先收取浮存金的資金池卻在持續增長,二季度增加了20億美元,累計達到1070億美元,這有助于其維持高達1370億美元的股票投資。巴菲特曾經表態,他愿意承受保險業的開銷,因為這有助于增加客戶,長期而言保險業務的業績也是可以改善的。
實際上,巴菲特的許多投資資金都源自于其不斷增長的浮存金,承保和投資成為其雙輪驅動的經營策略。利用浮存金來投資的模式在保險公司中雖然十分常見,但巴菲特卻可以說是應用這一模式最為成功的投資家。他將幾乎為負的資金成本轉換為回報成千上萬倍的投資利潤,這也是巴菲特愿意承受短暫保險虧損的根本原因。巴菲特在最新一封給股東的信中說,在過去52年中,他的累計投資回報達到了19725倍,而同期標普500只增長了127倍。
科技股終迎回報蘋果一天為其賺10億美元
主業雖然虧損,但巴菲特在科技股的布局終于嘗到了甜頭。蘋果公司公布二季度盈利季報以來,股價持續上漲,一度創下歷史新高。僅在蘋果公布業績當天股價就上漲了4.73%,約7.7美元;按照巴菲特持股1.35億股計算,當天就為伯克希爾掙得浮盈10億美元。
蘋果股價大漲主要是因為二季度營收超出預期。強勁的iPad和蘋果電腦銷售數字抬高了股價,而此前擔心的iPhone8可能推遲發售的消息也未帶來太大影響。巴菲特曾幾度發聲,表示蘋果產品的黏性令他印象深刻,而且他直言比起他自己的伯克希爾公司,蘋果公司更有可能成為第一個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在看好蘋果公司未來的前提下,二季度伯克希爾增持蘋果2億美元。
分析師對蘋果股價突破萬億美元市值也充滿信心。RBC資本認為,蘋果目前市值約8000多億美元,在iPhone8的刺激下,在未來1到1年半時間里,蘋果公司市值就可能突破萬億美元大關。數據顯示,蘋果公司今年累計上漲幅度達到36.17%,若從巴菲特最早買入蘋果的2016年初算起,累計漲幅已有53.04%。
不過,巴菲特投資科技股的另一手筆卻沒有這么成功。作為其最早買入的科技股,IBM今年股價一路下跌,7月底還創下年內新低。IBM從2011年開始股價一路震蕩向下,以當時的買入價格計算,巴菲特好不容易在今年2月解套,但近期又可能被再度套牢。
IBM過去五年來一直在努力讓營收恢復增長,出售傳統PC業務,努力從大型主機等傳統業務向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和云計算等新領域轉型。但種種努力都未能獲得成功。由于人工智能市場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加上IBM的解決方案十分昂貴,IBM仍然在困境中苦苦掙扎。
巴菲特近期曾表示,他現在對IBM的看法已和6年前買入時不同。他表示,IBM處于向下走的劣勢,在年初股價上揚時已經賣掉了相當一部分的持倉。數據顯示,巴菲特在去年末還持有8100萬股IBM,現在只有6450萬股,減持比率在20%左右。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