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車主保險意識的提高,現在許多車主都會為愛車上車險。但是出了事故以后怎么理賠?很多車主并不清楚。其實,車險理賠存在幾個比較普遍的誤區。
誤區一:一出事故就理賠
許多車主有這樣的想法,車險既然滿了,不用就是吃虧,所以一碰到事故就會找保險公司。但是,如果事故較小,修理費用只要幾百塊錢的話,最好不要報案。因為保險公司會根據一輛車這一年的出險情況確定第二年的保費。一般來說,理賠次數超過3次的,就不能拿到折扣了。這筆損失要比小額理賠來的高。
誤區二:什么事都想著私了
如果遇到雙方都不愿意承擔責任的時候,哪怕這起事故的理賠額很小,也不要私聊,最好走正規的渠道理賠。
誤區三:攬責任
攬責任的車主主要是認為既然買了保險了,保險公司也會索賠,那自己多承擔點也沒關系。但是其實保險公司在理賠的時候會根據責任,確定一個免賠的比例。如果你沒有購買不計免賠險的話,這部分費用就要自己承擔。
誤區四:先修理后報銷
車輛出事后,最正確的處理辦法是先報警,拿到事故責任認定書后再向保險公司報案,保險公司會派人勘察、定損,再為車輛進行修理,最后提交單證、賠付。如果車主自己先修理了,那么理賠時修理費高出定損的部分,將由車主自己承擔。
(原標題:車險理賠的四大誤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