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是一種社會福利,一定是比商業保險劃算。因為它含有“福利成分,而不是單純的“商業運做。所以買社會保險還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是做為中國公民應該享受的一種權利。
按國家勞動法規定,社保可以從18歲開始購買,只要自購買之日起連續交納保險金滿15年,到了領取保險金的時候(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干部)女性50周歲(工人))就有有資格領取“養老金了。其實這只是單純的講的社保里面的養老險部分,實際上社保是有五大部分組成的,不單單是養老,后面我來詳細說一下。
剛才上面提出的提出的問題我這樣給你解釋:連續交納15年只是表示你有資格領取保險金了,如果交納不足15年,到了領取養老金的時候只能將你之前交過的費用連本來利退還,而沒有月月領“退休金的資格,只有連續交納夠15年才有資格領“養老金。并不是交納夠15年就不用再交了(不交也可以),繼續交一直交到退休年齡,那么享受到的福利也更多。如果一個人交了15年停交了,而另個人從18歲一直交到退休那一天。那么這兩個人都具備領取養老金的資格,但是后者的“退休金要高于前者很多,同樣醫療方面得到的福利也多出很多。這是社保中針對“養老金這一塊的時間規定,而其他醫療、失業、工傷等等,也有其相對應的連續交納的時間規定,只有達到了這個時間規定,才能享受其賠償。
社保包含有: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五大項。如果單位參保(就是單位為我們買養老保險,該個人交納的部分從工資中扣除),那么這五大項是要全交的,其中失業、工傷是不用自己出錢的,由單位全權負責交納(也就是工資中扣除的部分只是養老、醫療、生育,其中生育險男、女都交。)。如果是個人參保(個人去社保局提交申請購買社會保險,需通過體檢),那這五項可以選擇性交納,如果沒有參加工作那么失業、工傷可以不選擇,通常生育也不選,主要就是交養老和醫療。有些人只選養老,醫療去買商業保險。因為他們覺得社保的醫療險保的范圍少、賠償底。這也是事實,畢竟這是福利性質的醫療保險,不會那么全面,國家是要貼錢的,以我國目前的國力來看,醫療保險的完善還是需要一個時間過程,當然也正在逐年完善。
上面是簡單說的交納方面的問題,下面說說賠償方面。
先說最直觀的生育險:生育險是只有女性可以享受的,憑借生產后醫院的報銷憑證去社保局報銷。前提是連續交納生育保險金六個月以上。
工傷險:在工作過程中發生工傷,所產生的醫療、誤工費等全部由社保局承擔。前提是單位有給交納工傷險、且連續交納一定的時間(具體時間忘記了)、并且有工傷鑒定書。
失業險:這個我了解不是很清楚,只能大概說說,希望不會誤導。就是在失業(辭退、辭職)后,按月去社保局領取失業金。這個失業金不是無限度的領取的。也是跟交納年限相結合的,分好幾個檔次。我大概記得10--15年這個段,是可以領取6個月的,每月按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同時還可以享受社保局辦的失業培訓班的培訓,有些項目是免費的,或者是收取成本費。
醫療:醫療金的規定比較復雜。也是要跟交納年限來分幾個檔次。根據交納年限來確定報銷的比例。好象是夠30年有95%的報銷吧(具體數據請大家查閱相關資料吧!不好意思,數據都忘記了)。有一些病、一些藥費、一些其他費用是不在報銷范圍內的。例如床位費,不論你住院的床位費是多少,社保局有他們自己的床位報銷標準,他只給報他們規定的價位,多出的部分還是要自理的。還有一些進口藥不報、注射器不報。總之在具備了報銷資格的前提下,住院費用扣除不報銷的、扣除住院門檻費,剩余的費用按你的報銷比例進行報銷。
舉個例子:某人連續交納保險金30年,具備了90%的醫療報銷資格。
因病住院后產生費用5000元、其中不在報銷范圍的藥品與其他費用合計是1000元、門檻費是700元(門檻費各地規定不同可查醫院也可提供這個數據)。那么他能報銷的費用是5000-1000-700=3300*90%=2970元
養老金:必須連續交納夠15年才有領取資格、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開始領取、可以補交例如交了10年后停下來,后來又開始交可以把中間停的幾年一次性補上(利息、滯納金也要補交)、領取時社保局會根據交納檔次、年限、前一年社平工資等等六大項目來評定出你的養老金領取額度,之后按月領取,可隨國家普漲而增長,直至生命終了。還有一份殉葬費大概一萬元左右。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一點點小知識,說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其中很多數據、規則等并不是那么準確,因為每年都有調整,僅供大學參考學習。呵呵。但大致就是這么個意思。有朋友想深入研究的,建議去買點相關資料,或者網上搜索一下。國家對社保這方面的交納與賠償是有相關條文規定的。
(原標題:社會養老保險從多少歲開始交比較劃算)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