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養老生活成本日益上漲,養老資產投資運用效率和質量都亟待提高。在此背景下,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以下簡稱“中資協”)醞釀用系統性、權威性指標來揭開如何養老的神秘面紗。昨日,國內首個衡量老年人綜合生活成本的指數——中資協-生命資產中國養老成本指數(以下簡稱ISLCI)正式出爐。
分析人士表示,該指數不僅可以滿足公眾跟蹤觀察養老成本變化的需求,中長期來看,還有利于提高養老資產投資運作體系的效率和質量。
從中資協發布的指數來看,以2016年12月31日為基期,基期指數為100點。從去年底至今年6月,ISLCI處于先上漲再下跌的狀態,在2017年6月底報98.91點。2017年6月,ISLCI環比下跌0.59%,同比上漲0.49%,較基期下跌了1.09%。
對此,中資協解釋,2017年1月,受春節因素的影響,春運及旅游人數增加,食品價格大幅上漲,致使ISLCI有較大漲幅。2月之后,雖然居住成本小幅上漲,醫療保健成本漲幅較快,但是主要受食品價格季節性下跌的影響,ISLCI呈現下跌走勢。
“預計到203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將超過3.7億。”在解答為何醞釀出爐ISLCI的問題時,生命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榮輝表示,與此同時,國家對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7月4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凸顯了國家對商業養老保險的重視和寄予的新希望,商業養老保險將是未來保險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該指數的出爐,有利于推動商業養老保險的創新,激發居民對于商業養老保險的需求。
那么,ISLCI發布意義何在?對此,中資協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表示,該指數的發布可以滿足公眾跟蹤觀察養老成本變化的需求,為廣大公眾積累養老金提供參考,還可被用作養老金投資產品的絕對收益基準,引導投資產品在資產配置和投資策略上圍繞長期資產的保值增值進行組合管理。
曹德云表示,未來中資協-生命資產中國養老成本指數將通過長效跟蹤機制,為政府提供更多養老信息及政策參考,并結合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引擎等現代科技手段,獲得更加全面的統計數據,建立起適應不同養老需求的分項養老成本指數體系。
(原標題:國內首個養老保險成本指數問世 有望提高養老資產投資效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